首页 > 2015年第8期 > 规划广角 > 山地村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山地村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
李和平,刘劲松,马宇钢 2015-08-24 10:50:40 |
|
【摘 要】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山地村庄建设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文章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山地村庄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对指标的分类选取、评价方法的步骤、定性定量结合的评判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部门提供一套科学、适用、可行的山地村庄建设用地评价技术体系。
[关键词]山地村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8-0093-07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Mountainous Village Land Use Suitability Evaluation/Li Heping, Liu Jinsong, Ma Yugang [Abstract] Land use suitability is fundamental to mountainous village development. The paper sets up a mountainous village-oriented land use evaluation system, studies the indices choice, evaluation procedure, quantity and quality combination, and the use of evaluation result. The method can be used in village planning and village system planning. It provides a rational, suitable, and feasible evaluation technique for mountainous villages. [Key words] Mountainous village, Construction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①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对影响建设用地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土地划分为若干适宜性等级,以此确定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宜程度[1]。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村庄规划不仅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需求,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优先主题,而村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技术也是村庄规划中土地评价技术②的主要内容[2]。目前,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在城市、镇及乡规划中的应用普遍,但在研究范围小、地形图比例尺大、土地用途更加具体[3]的村庄规划中的研究与应用较少,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及方法。 山地村庄是指形成于山地地域内的村庄,一般具有自然资源丰富但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交通不便、人地矛盾突出及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低等特点[4]。同时,因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剧而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也逐渐增多,严重威胁着山地村庄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5]。相对平原地区,山地村庄建设发展缓慢,用地选择受限因素复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工作难度更大。目前,山地村庄规划尚缺乏法规标准,与上位规划衔接不足[6],并且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山地村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山地村庄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山地村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期为山地地区土地管理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进行村庄的建设选址及发展布局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7]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