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年第8期 > 随想杂谈 > 互联网思维与城市规划 |
随想杂谈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互联网思维与城市规划 |
顾 力 2015-08-24 10:44:47 |
|
【摘 要】2014年的“双11网购庆典”,让全中国的目光都聚焦于一个行业—电商,极具代表性的有天猫、淘宝和京东等互联网品牌。天猫当日的成交额为571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83.6%,不仅引发了国家级媒体超过一周的连续报道,还让原本只是电商行业内的一个降价噱头变成全国性的购物狂欢节。而仅仅在20年前,这一行业在中国尚不存在。
2014年的“双11网购庆典”,让全中国的目光都聚焦于一个行业—电商,极具代表性的有天猫、淘宝和京东等互联网品牌。天猫当日的成交额为571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83.6%,不仅引发了国家级媒体超过一周的连续报道,还让原本只是电商行业内的一个降价噱头变成全国性的购物狂欢节。而仅仅在20年前,这一行业在中国尚不存在。 相比之下,诞生已有百年的城市规划却稍显落寞。年轻的规划师们一边加入网购大军的行列,一边难免会有“男怕入错行”的感慨。曾几何时,面对全世界最为壮观的城镇化进程,整个规划界无不踌躇满志,想在这历史性的潮流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时至今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人们却发现城市规划既没有解决学科科学性等根本问题,又要面对公众广泛的质疑与不满。仅就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而言,尚不及弱冠之年的互联网让城市规划这个百年“事物”相形见绌。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20年,也正是互联网行业飞速崛起的20年。但改变社会的是互联网,而不是当初信誓旦旦的规划师。此情此景,规划师似乎更应该思考时代大势对行业的影响及其变革之道。
1互联网之于城市规划—是技术还是思维
1.1思考的起源 互联网在诞生之初,就因为其交流的及时性和浏览的便捷性而成为信息收集与整理的绝佳工具,在很多行业均得到广泛应用。之后随着互联网终端的小型化和大规模普及、互联网信息提供的广度与深度的增加以及互联网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契合程度的不断提升,空间化水平也大幅提高,互联网技术具备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技术的条件。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5]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