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年第7期 > 随想杂谈 > 从“建筑艺术公园”到“废园”—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公共空间的失落 |

随想杂谈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从“建筑艺术公园”到“废园”—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公共空间的失落 |
白聪霞 2015-08-03 15:47:19 |
|
【摘 要】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住环境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承担居民大部分的社会生活和交往活动。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体现了当地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与内涵,而一个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对提升整个城市的竞争力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很多城市都很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不时出现大广场、大公园和大水面。然而,公共空间的建设是否成功取决于人的参与和活动的支持,即公共空间因人的活动而变为有意义的场所。要形成这样的空间,需要有规划人员的科学规划,也需要政府决策者能够很好地贯彻尊重科学、尊重场地和尊重人的规划设计,同时规划人员能够与政府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商,让规划能够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适应城市的发展阶段,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规划是一门平衡的艺术,需要在远与近、高与低、大与小、上与下、旧与新、局部与整体、创造与传承、非凡与寻常、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取恰当的平衡点。”[1] 然而,现实中有很多规划并没有处理好平衡和协调的关系,没有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和接受度,有些规划甚至与实际需求相悖,这样的规划成果最后往往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使城市公共空间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金华建筑艺术公园恰恰成为了这类空间的代表。
1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建成后的期望与现实
1.1建设背景
2001年,浙江省金华市政府设立了金东新区,希望将原来的农业区转变为集居住、休闲和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金东新区位于金华老城区以东,与老城区仅有环城东路相隔。新区依义乌江而建,规划面积约为50 km2。金东新区在建设之初就一直强调建设“绿水新城、文化新城、活力新城”。在这一建设理念的指导下,金东新区建设了施光南音乐广场、艾青文化公园,并规划了金东新区商业文化中心,但是新区的商业中心并未投入建设。金东新区在这个阶段强调用园林、雕塑的形式来展示音乐、诗歌文化,展现金华丰富、独特的文化底蕴。 最初,金东开发区只是委托艾青之子、著名艺术家艾未未在义乌江北岸设计一个公园和一个陶艺博物馆,但是艾未未认为“更多建筑师的参与会增加城市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同时开发区政府也希望有这样的一个空间能够提升城市影响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艾未未领衔,来自7个国家的21位建筑师和艺术家规划设计了金华建筑艺术公园。这些设计师中不乏后来获得了普利茨克奖的王澍、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森俊子及著名的建筑师张永和等大师。
1.2公园规划内容
1.2.1公园位置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位于金东新区义乌江北岸,西起金华东关桥,东至康济桥,全长2 200 m,平均宽度为80 m。公园于2004年开始施工,于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是金华绿地系统“三江、六岸”绿化带的一部分。公园西侧为金华市婺城区与金东区的界限—环城东路,东侧是康济桥,中部有永济桥,整个公园因此被分成东西两部分。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4]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