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年第6期 > 专题研究 > 严寒地区村庄空间特征及其优化策略
专题研究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严寒地区村庄空间特征及其优化策略

王 涛,程 文   2015-06-29 14:51:06
 

【摘 要】受自然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东北严寒地区村庄空间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研究基于对30个村庄的实地调研及100个村庄的卫星影像图解分析,从整体形态、用地构成、肌理网络、街道与庭院布置四个方面对东北严寒地区村庄空间进行分析,发掘和提取其主要特征及问题,并基于节地节能、延续传统、低碳生态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理念,提出村庄集约紧凑布局、传承乡土人文、完善绿色网络、整治和美化环境等空间层面的具体优化策略。

[关键词]村庄;空间特征;优化策略;东北严寒地区
[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6-0086-05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Village Space Character And Improvement In Frosty Region/Wang Tao, Cheng Wen
[Abstract] Due to natural condition, lifestyle, and socio-economic reasons, village space in
frosty region has typical local features. The paper makes field survey of 30 villages and analyzes satellite maps of 100 villages, studies village space from general morphology, land use, context, street and courtyard, and concludes the character and problems. The paper then puts forwards compact village layout, vernacular cultural heritance, green network inte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beautification and renov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 Village, Space character,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rosty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0引言

      东北地区的村庄由于严寒的气候条件及其自身独特的农业资源禀赋和生产、生活方式,在分布与形态、数量与规模、空间功能组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当前,面向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与村屯撤并的建设背景下,村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探讨东北严寒地区村庄集约高效、生态和谐发展的策略成为一项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本文依托“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体系及其关键技术”课题组在东北严寒地区的15个乡镇调研点,选取相对均衡
分布的100个村庄进行卫星影像图解分析,并重点对其中30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

1严寒地区村庄空间的现状特征

1.1村庄空间分布与形态
      东北严寒地区的村庄大多地处平原,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发展建设缓慢。村庄多在土地资源均衡分配及生
产耕作可就近开展的地区形成,加之地广人稀,村庄规模普遍较小,呈均质离散型分布。受土地开垦条件和寒冷气候条件的影响,农村地区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的大地基质形态。村庄在地域形态的延续性建设下,同时受耕作出行需求、地形地貌条件等影响,在空间集聚度和总平面轮廓上的地域性

显著,并呈现出团块型、条带型、组团型和分散型等不同形态(表1)。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8]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