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年第4期 > 规划管理 > 老社区改造决策中的多元主体博弈与平衡—以北京市某社区改造为例 |

规划管理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老社区改造决策中的多元主体博弈与平衡—以北京市某社区改造为例 |
郐艳丽,白梦圆 2015-04-27 11:57:20 |
|
【摘 要】研究基于对北京一处典型老社区改造过程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多元主体决策背景下,具有特殊知识背景和社会地位的社区领袖的存在能够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使得社区普通居民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提高社区改造的质量。老社区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构建以人为本的系统性改造框架,切实改变政府一刀切的思路,转变规划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引入社会资本,建立规划师制度,培育社区领袖,重构老社区秩序,以促进老社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老社区改造;社区领袖;多元主体;博弈;公众参与 [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4-0048-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Multiple Stakeholders Gaming In Old Neighborhood Renovation Decision-making: Beijing Example/Kuai Yanli, Bai Mengyuan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a typical old neighborhood renovation in Beijing, and discovers that in multiple stakeholders’ decision-making, community leaders with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social status may improve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renovation quality. Old neighborhood renov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needs a human oriented renovation framework. Government dominance and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responsibility shall be changed.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planner shall be introduced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ld neighborhood. [Key words] Old neighborhood renovation, Community leader, Multiple stakeholders, Gam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1老社区的概念、特征与改造方式
1.1老社区的概念
郑杭生认为社区是指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聚集在一起的活动区域[1]。而其官方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目前社区管理范围指经过社区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本文界定的老社区是指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修建,由传统的单位大院、工人居住区等居住单元构成的,即是由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单位自管房演化而成的住区。
1.2老社区的特征
老社区的基本运作形态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其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开敞或封闭性居住空间,概括起来其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时代久远,其住宅、配套公共基础设施等建筑物破损、老化和陈旧,亟待更新改造;二是社区最初的规划设计标准难以满足当代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主要表现为配套设施缺乏、环境设施简陋和安全设施不足,不能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三是缺乏有效管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家庭式、家长式”治理机制全面退出,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业式、自治式”治理机制难以及时跟进。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9]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