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年第4期 > 规划广角 >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评述及启示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评述及启示

黄 勇,石亚灵   2015-04-27 11:51:30
 

【摘 要】为保护历史街区,提高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理论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强化历史街区实践的特色与典型性,研究通过分析与回顾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理论和实践进展,从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阶段划分、关注的核心问题、关键的技术与模型及实践模式四方面展开综述和总结,并提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
[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4-0098-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n Historical District Preservation And Renovation Practice/Huang Yong, Shi Yaling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storical district preservation, the paper review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rical district preservation, concludes the phase, key issues, technique, and models of historical district preservation in China and overseas, and raise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or China’s historical district preservation.
[Key words] Historical district, Preservation and renovation, Planning
0引言

历史街区是一种动态型的城市遗产,对其进行保护更新具有重要的文化、科学、教育及美学价值。但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街区风貌遭受破坏、街区活力不再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1],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已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按图1中的总体研究框架对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阶段、关注的核心问题、关键的技术与模型及实践模式展开综述。

1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阶段划分

      缘起于18世纪末的城市保护,从19世纪中叶起,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后,逐渐迈入了科学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轨道[2]。结合对20世纪初至今有关历史街区保护研究文献的总结,根据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对象“单体建筑—历史街区—整个街区区域环境—城市历史保护区”的发展过程,本文将历史街区保护研究历程分为萌芽、初步发展与全面深入3个阶段:①萌芽阶段,从1913年《历史纪念物法》、1933年《雅典宪章》的颁布,到梁思成先生于1950年在北京的保护规划中提出对城墙的利用等,开始对单体古建筑进行保护;②初步发展阶段,从1964年《威尼斯宪章》初步形成对历史文物完整性和历史性的认识,到1976年《内罗毕建议》进一步明确和加快对历史城镇与街区的保护,再到1987年《华盛顿宪章》强调对历史城镇及城区的保护,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③全面深入阶段,随着1996年“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召开及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等,各种保护条例的出台及会议提议开始逐步完善历史街区保护研究体系(表1)。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5]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