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年第4期 > 规划广角 > 基于城市特色的苏州工业遗产保护框架与再利用模式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基于城市特色的苏州工业遗产保护框架与再利用模式 |
夏 健,王 勇,杨 晟 2015-04-27 11:50:23 |
|
【摘 要】工业遗产不仅是人们了解城市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的“谱系”,更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底色”。研究在分析苏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城市特色与工业遗产的关联性入手,通过构建分片、分级、分层和分类的工业遗产保护框架,灵活运用修缮或改造手段,结合恢复、延续和置换功能等不同方式提出5种典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并以此提出了苏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框架;再利用模式;城市特色;苏州 [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4-0110-07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Character Oriented Suzhou Industrial Relic Preservation Framework And Utilization Model/Xia Jian, Wang Yong, Yang Sheng [Abstract] Industrial relic is not only the spectrum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backdrop of city characte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Suzhou industrial relic, establishes a preservation framework with different zones, levels, and types, uses repair and renovation approach, and proposes five typical historical relic utilization models by renovation, continuation, and displacement. [Key words] Industrial relic, Preservation framework, Utilization model, City character, Suzhou 0引言
城市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1],是近现代工业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不可再生资源。从2006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提出的《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①到2012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研讨会”上达成的《杭州共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②,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正在转化为具体行动。苏州作为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目前仍遗留了一批工业文化遗存。近十余年来,从苏州火柴厂仓库的保留到第三纺织机械厂[2]、苏纶纺织厂的保护与再利用,苏州已然成为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先锋城市之一。进入新时期,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和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的快速转型,苏州工业遗产保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9]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