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年第4期 > 规划广角 > 基于城市监督的香港文物建筑保育解析—以香港永利街为例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基于城市监督的香港文物建筑保育解析—以香港永利街为例

齐一聪,张兴国,吴 悦   2015-04-27 11:48:35
 

【摘 要】研究以香港历史建筑遗产—永利街从“拆除区”转变为“保育区”的坎坷过程为例,以普通历史街区的保育历程为切入点,探究香港独特机制下的文物建筑保育体系及其运行过程,以及社会各界在此过程中的参与力与调控度。通过类比与实例分析的方法,将社会监督群体分为政府、媒体和民众三方,探求历史建筑保育体系中各方的职能作用,并对此进行梳理,以期为大陆地区历史建筑保育完善相关机制与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育体系;城市监督;香港永利街
[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4-0123-05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B

Citizen Supervised Historic Building Preservation In Hong Kong: Wing Lee Street/Qi Yicong, Zhang Xingguo, Wu Yue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bumpy process of Wing Lee Street from redevelopment to preservation, and studies Hong Kong historic building preservation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as well a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intervention. Through comparison and case study, the paper divides supervision body into groups of government, media, and the public, analyzes their roles in preservation system, and provides relevant experience for Chinese mainland.
[Key words] Historic building, Preservation system, Citizen supervision, Wing Lee Street, Hong Kong
      绿窗棂,黄泥墙,依山而建的一排七栋三四层高的旧式唐楼,如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市区保留至今?只因一部电影《岁月神偷》取景在此,一条颓圮老街即可逃脱大多历史建筑被时光偷走的命运?
      2010年3月,一部获得柏林水晶熊奖的电影《岁月神偷》风靡香港。影片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末香港的风云变幻以及处于社会底层的香港人当日的种种人情世故和生离死别,将人们带回到一个令人怀旧的旧香港,重现了狮子山下老一辈香港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香港精神。荧幕中,发生在永利街旧唐楼中的故事催人泪下,可是荧幕外,香港市建局的工作人员在一遍遍艰难地劝说这条街的业主卖掉祖宅,催促整条街的搬迁与拆除。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怎能允许这么一条老街在高楼大厦中生存?《岁月神偷》的上映,将人们的视线再次转向永利街,对于永利街的保育呼声愈发高涨。这条原定拆除的老街,因为一部电影,最终奇迹般地被批准保存了下来。这其中有诸多问题值得思考探究。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5]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