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PA】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综合保税区规划策略 ——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8-18 10:14:44
 
发挥出综合保税区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2.外部的限制要素与海关监管设施对综合保税区功能布局的影响。

      首先,综合保税区的选址一般紧邻铁路、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设施,这些设施往往对其周边用地的规划建设有严格的要求。例如,为保障机场的运行安全,对机场内和周边区域有净空要求、噪声控制要求和电磁辐射控制要求等,需对机场周边建设用地的性质、建筑高度等进行控制。这些限制条件都对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布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根据海关条例,所有进入综合保税区的货物都必须经过口岸通关作业、集装箱拆拼与检验检疫等一系列程序,因此综合保税区一般设置有如下几个特征鲜明的海关监管设施:①围网,即在特殊区域与非特殊区域之间设置的隔离围墙,为不间断的全封闭式的隔离设施,不得有破损和缺口。这是保证园区运行管理的基本硬件手段。②卡口,即海关实时对货物进行监管的场所,卡口设计的合理与否决定了综合保税区的通行能力。③巡场道路,即供海关监管、巡逻的专用通道。④海关及国检查验设施,包括验货专用场地,供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共同使用的验货平台、监管仓库,以及相应的照明设施和视频监控系统等。综合保税区的空间规划要满足海关监管要求。如果在规划建设时,不能妥善安排好具有特殊功能的海关设施,使综合保税区的用地布局满足海关设施要求与符合通关流程,将影响到综合保税区功能的正常运转。

3. 综合保税区内的产业类型、各项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与综合保税区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

      综合保税区的产业定位及各项建设用地指标制定的合理与否,是否留有足够的弹性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是关系到综合保税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多元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保税区各项用地建设控制指标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充分考虑产业类型(包括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重点产业)、地块的土地价值、各功能用地面积,调控好多方利益主体,力求地块大小、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等技术指标协调一致,以保证土地利益的公正分配和各项用地建设量的相互平衡,否则将影响到综合保税区的和谐发展。

4.综合保税区的景观风貌与外部城市景观风貌的反差。

      综合保税区的用地性质一般为物流、仓储用地。这些工业建筑在形式、体量与色彩上,以及设置围网与卡口等监控设施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往往与周边其他功能区的建筑景观形成巨大反差。综合保税区往往也是所在地区重要的门户与形象窗口,其景观形象的塑造关系到所在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如果不能协调好综合保税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景观风貌问题,塑造具有现代感和特征鲜明的综合保税区形象,提升区域整体的城市形象,将会对区域的投资环境改善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合保税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规划策略

1.协调综合保税区与其他城市空间的客观联系。

      综合保税区实行“境内关外”政策,因此在保税区封关作业区内,主要聚集大量的生产及仓储功能,服务于加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的存储需求,这体现出综合保税区的“关外”集聚效应;而在保税区周边会聚集大量生产企业和为此类企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这体现出综合保税区的“关内”溢出效应。综合保税区的规划建设应合理利用集聚与溢出效应,充分对接上位规划及其他与保税区发展有关的规划,将保税区的功能布局与周边地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功能分区、道路系统设计与景观设计等相关规划内容,促进综合保税区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和谐发展。

2.协调外部限制要素、卡口流程与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布局之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①通过规划手段和合理功能布局,降低外部限制要素的负面影响,如城市生活区的布局应避开机场噪声超过75分贝的区域,将建筑高度控制较为严格的区域布置为社会停车场用地等,最大化地发挥土地的价值。②突出保税物流特点,通过合理的卡口设计,满足综合保税区的功能需要。

3.统筹与协调综合保税区内各项建设用地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合综合保税区的多元化产业类型的设置情况,确定各项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用地需求。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