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PR】甘南低碳生态小城镇规划的适宜性技术与方法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8-15 11:18:22
 
定式(基于建筑材料本土化)算法建构城镇人口规模的修正模型,确定合理的人口容量;根据城镇可建设用地状况、空间增长边界和总体开发强度,进行合理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测算,从而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

      基于本土化建造模式的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一般大于150m²,倘若全部采用这种建造模式,显然不符合低碳生态城镇“集约用地”的建设要求。《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 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40m²;《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 )》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00m²;《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试行)》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 120m²;周银波、黄耀志对低碳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建议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取值≤120~150m²。综上分析,在充分考虑本土建造模式的建设特征和甘南小城镇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甘南低碳生态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可适当突破国家现行规范,建议值为≤110~130m²。此外,可进一步通过分区控制引导来实现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综合平衡。

(2)空间形态及分区控制 

      规划结合自然环境,以城镇环境气候图为基础,对风环境、热环境等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城镇通风走廊及干道系统的走向、街区的形态等,打造高密度、紧凑的组团空间。依据城镇性质、规模,以及本土材料的类型、储量、获取方便程度和地方建设传统等,确定本土建筑的使用比例;以街区为基本单元,考虑地块用地性质、建设现状及生态环境特征,确定本土建筑的使用范围,并进行分区控制和引导,可分为低碳街区(以本土建造模式为主)与普通街区(以现代建造模式为主)。不同的街区类型规划控制指标应有所区别,如居住用地、旅游用地及靠近山体的用地适宜使用,公建用地或工业用地不适宜使用。

3.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

(1)街区尺度控制 
 
      规划根据城镇自然地貌及人文特征,与城镇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合理划分低碳编制单元(对应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依据居民使用需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范围、混合社区与密集街道网络原则,合理确定低碳街区的规模;遵循混合用地、紧凑布局的思想,依据用地性质和发展需求,灵活确定低碳用地单元(图4)。

      规划根据低碳生态小城镇空间布局模式和本土化建筑材料特征,对街区的用地布局、建筑形态进行调整,总结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绿色街区形态模式。从中西方古代传统城镇的街区尺度看,尺度较小的街区在促进城市活力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古希腊的街区尺度为(35~ 50)m×(50 ~ 300)m;古罗马的街区尺度通常介于70m×70m 与 150m ×150m之间;古埃及卡洪城的街区尺度大致为15m×70m;我国在北宋时期采用的街区尺度相对较小,为开敞式的“街坊制”发展模式。规划根据国外典型生态街区小尺度、高密度及低强度的特点,以绿色街区尺度的基本单元和最小单元为依据,划分弹性的路网结构:一般街区最小单元的尺度在70m ×70m 到 100m×(100 ~ 200)m之间,基本单元的尺度在200m×200m到 400m×(400 ~ 600)m之间;街区最小单元的用地面积一般为0.5~2.0hm²,基本单元的用地面积一般为4~24hm²。规划结合甘南小城镇的实际,得出适宜的街区尺度为(50~ 100)m×(100 ~ 200)m,街区面积为 0.5 ~ 2.0hm²。

(2)环境容量控制

      受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及经济水平的限制,甘南这种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土地划拨现象,只注重地块的行政流转管理效能,而对开发强度指标没做过多的控制要求,导致出现有些地块的产权面积过大而建设量很少,有些地块开发建设量过高致使环境质量跟不上的现象。因此,规划依据地块用地性质、本土建筑的使用比例、绿地系统多样性与使用需求等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强度分区,分层、分类地确定控制指标,保障城镇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以及与生态环境容量相适应。商业盈利地块优先考虑控制指标的“下限”,生态保护地块优先考虑控制指标的“上限”。对于新区,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应适当鼓励开发建设,控制指标应当“限低”;对于旧城或城区周边原有的传统村落,为保障居民的利益和文化格局,控制指标应当“限高”。
      本文以甘南小城镇某1.6hm²的居住用地为研究对象,对同一用地上不同的环境容量开发模式(采用规划中的两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