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PM】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其策略应对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8-04 10:11:37
 
来的收益,经济利益是其行为导向和目标。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生活的场所、旅游目的地,也是文化研究和体验的空间。地方主体包括在街区内居住、工作、学习和旅游的各类群体,他们是与街区保护发展息息相关的人。地方主体的利益诉求是多样化的,在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中则更加复杂。地方主体一般关注各自的利益,被动地参与到街区的保护行动中。当街区保护对其利益带来损害时,地方主体也会影响保护目标的实现。

3  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利益相关者

      从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可以看到,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目标多维复合,利益相关者群体组成多元复杂。特别是由于居住生活是街区的主体功能,街区内的房屋产权人数量大、产权关系复杂,导致保护目标实现的社会成本高。
      由于苏州古城内的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和空间环境历史悠久,生活环境品质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居民以留守老人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经济条件较差,缺乏自主保护和更新的经济基础。
      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发展依托的核心资源,因此对市场主体参与保护有吸引力,也为街区发展带来活力。但同时,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多元化带来不同利益取向的矛盾,引发利益冲突,常常使保护目标偏离方向,或使保护行动陷入困境。
      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是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是保护行动的核心主体。但多头并管的复杂态势,造成公共权力行使边界模糊,不利于保护目标的顺利实现。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管理对策

1  保护规划管理的目标与思路

      与商业型、产业型历史文化街区相比,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困境:

(1)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动力不足,利益相关者类型多样,利益诉求多元。特别是在历史文化街区中产权主体关系复杂,回应他们的利益诉求成为保护目标实现的前置条件,不同利益群体间利益冲突和博弈也会影响保护目标的实现。
      从上文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分析可知,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存在大量资金缺口;现阶段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是各项保护与整治工程的推动者、主导者和主要投资人。伴随着街区保护与更新工程的不断落实,街区环境品质提升,旅游发展和商业价值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来,政府逐渐转变为管理者和组织协调者。与此同时,居民、游客等群体对生活服务和旅游服务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旅游发展和居民生活在同一空间范畴内的利益博弈加剧,导致利益主体碎片化和多元化。

(2)当保护规划管理逐步从以项目工程管理为主进入项目工程和日常建设管理并存的阶段时,管理难度增加,由于利益冲突而产生的行政管理成本上升。因此,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保护规划管理的目标是在保护过程中,通过管理手段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减少摩擦与冲突,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保护行动效率。
    上文将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分为政府、市场和地方三类主体,并得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规划管理手段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促进合作、降低行政成本的管理目标。笔者认为,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要贯穿规划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建立规划编制管理、项目实施管理及日常建设管理中不同圈层和类型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机制,逐步化解冲突隐患,保证保护目标的顺利实现 ( 图4)。

2  保护规划编制管理对策

      从目前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看,更多的是关注建筑、空间和景观风貌的研究与评价,规划范围的划定和规划措施的制定以物质实体为对象,忽视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回应,为规划实施留下隐患。笔者认为,在规划编制中应该运用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分类方法,在研究“物”的同时关注“人”,完善规划编制方法。
      首先,现状研究阶段重视规划范围内产权人和产权关系的调查。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到,历史文化街区内不动产产权人是能够影响保护目标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内产权人数量多,产权关系复杂。与其他类型的利益相关者相比较,产权人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利益相关者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