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PF】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思路与珠海实践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6-08 10:05:41
 
面确定近期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为海绵城市建设与实施提供指导。
      最后,提出指标落地和项目实施完成后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能力建设等部分。建立海绵城市领导工作小组,以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落实海绵城市规划管控制度、投融资制度等,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在资金保障方面,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以保障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实施人才保障、科技保障,完善应急管理制度,进行相关平台建设( 图1)。

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示范区案例

1.  区域概况

      规划区域位于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中东部,东至友谊河、坭湾门水道,南至中心河,西至机场北路,北至幸福河,总面积为31.9km²。区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主要由低山、丘陵、河口平原及滩涂组成;水系发达,层次丰富,拥有众多河涌、溪流,湖面、水塘共存。区外,东面有友谊河与泥湾门水道自北向南穿过,北面和西面有黄杨河、鸡啼门水道自北向南流过;区内,南北各有中心河和幸福河两条河涌东西向连通泥湾门水道与鸡啼门水道。区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为多雨地区,降水丰沛,每年4~9 月为雨季,10 月至次年3 月为旱季,盛行东北风。区域周边水道属“洪潮区”,即汛期洪潮在这里相互作用,鸡啼门水道和磨刀门水道的潮水一般会在横坑水道附近及黄金水文站附近的河段汇潮。区域的河口属弱潮型河口,潮差较小,一般在1m 左右,最大潮差可达3m,潮差的年际变化不大。
      规划区域内,暴雨( 日降雨量为50.0~99.9 mm) 多与台风相伴,易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山塘水库崩缺等,引发洪涝灾害,特别是在濒海河口地区,当潮水上涨时,雨水被潮水顶托,无法排出,极易发生内涝。规划区域现状除部分新建居住小区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外,其余地区均采用合流制,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导致黄杨河、鸡啼门水道的高锰酸盐、氨氮等含量超标。

2.  现状问题与重点建设方向

(1)现状问题梳理

      在编制规划前需要对现状问题进行梳理,主要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等方面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①水安全。规划区域暴雨多发,降雨集中,每年汛期降雨强度大、历时短。受高潮水位顶托,排水受阻,积涝成灾;部分水闸、泵站和管线标准偏低,部分设施年久失修;水道围垦、淤积现象严重,降低了原有行洪、蓄水功能。此外,规划区域地势较低,受到外部水位顶托,排水困难。

②水环境。规划区域现状部分河道受到污染威胁,基本为纳污河道。企业废水、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河道水质受到污染,部分河涌水质黑臭,营养物质累积。随着城市开发强度的增加,不透水地面逐渐增多,由雨水径流汇集的污染物最终进入受纳水体。经过模型核算,规划区域的河道环境容量仅为入河污染物的10%,河道水质日趋恶化。

③ 水生态。规划区域的河道多为天然形成的,但由于村镇建设、围垦及淤积等原因,河道断面逐渐变窄,生态脆弱;部分水系流向曲折,缺乏整体联通性,洪水排泄能力受到限制。此外,仅重视河道的防洪能力,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未能有效体现。

④水资源。规划区域对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不够重视,缺乏雨水集蓄利用设施,绿化浇灌、道路清洗等用水仍为自来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 重点建设方向

      经过分析发现,规划区域的水安全即城市内涝问题较为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同时,水环境、水生态问题也比较突出,不但对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影响,而且与该地区宜居城市的发展方向不一致。因此,水安全、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是规划区域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图2)。

策略

一、总体建设目标

      为了有效指导工程建设,需要首先确定建设目标。规划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 试行)》,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等方面确定了总体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