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PS】乌镇3.0: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小城镇 规划思路探讨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5-25 10:14:36
 
提升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自主品牌;对与乌镇文化特色相矛盾、对环境和风貌存在影响及现状发展情况较差的一般性工业,坚决予以腾退置换,并在原有空间植入文化旅游、会议会展和创新创业等多元新型复合功能( 图4)。

3.遵循互联网理念,推动空间营造与保护提升

      互联网时代的空间组织逻辑已经转变为创新人才追逐宜居环境、创新产业追随创新人才布局,其空间组织模式亦呈现出网络化、去中心化的特征。在互联网平台的支持下,不同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环节在空间上呈现分散化布局特征。此外,与互联网相对应的创新人群呈现工作休闲化特征,创新空间、休闲空间和宜居空间融为一体,高度复合化布局,高端创新型功能与面向人的需求的功能高度耦合。在此背景下,空间营造更加注重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空间尺度、高品质的文化休闲设施和丰富多样的公共交往空间,促进创新人群交流,激发创新活力。
      在空间组织方面,规划提出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城乡共生有机生长模式,形成“以水为脉、活力核、共生片区单元”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规模适度、小巧精致、体现生态田园风情的城乡共生有机生长空间( 图5)。规划延续江南水乡“十字形”传统格局,以水系交汇处为中心场所,面向乌镇居民、游客和创客三类人群的需求特征,营造十字活力聚合空间,促进多元功能的融合( 图6)。

     

      在古镇保护方面,规划提出保护第一的原则,对古镇“十字形”传统格局进行整体保护( 图7)。规划古镇区以休闲旅游功能为主,在传统十字城市空间内植入多元新兴功能,激活中市,复兴南北栅。

      在新区开发与传承创新方面,规划在古镇区外围重点布局五大功能片区,作为承接未来乌镇新兴功能的战略空间平台。其中,世界互联网大会会议会展片区围绕会议中心和萦绕的水系,复合互联网大会会议、会务、媒体和接待等功能( 图8);城市综合服务片区作为古镇功能拓展、服务提升完善的重要片区,以水网十字为核心,形成城市综合活力中心( 图9);创新创业片区是将原有工业厂房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为以创客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基地。

4.搭建互联网平台,加强智慧运营与智慧服务

      规划构建乌镇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完善智慧信息基础设施,搭建乌镇智能移动感知网络、大数据实验室和线上乌镇运营中枢( 图10):积极推进乌镇数据的全面开放和共享,打通信息分享壁垒,整合部门资源,启动乌镇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重点支持“互联网+ 旅游”“互联网+ 文化”等方面的商业应用;重点推进城乡信息平台(CIM) 等城市运营系统的建设,优化政府治理、实现商业应用、鼓励公众参与。
      规划建设的智慧生活服务平台,涵盖了智慧旅游服务、智慧社区服务和智慧创新创业服务等功能,以促进线上与线下的全面融合,实现各类人群的宜居宜业与共生共赢。

(1) 智慧旅游服务。通过实时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促进智慧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大数据共享与挖掘、智慧景区建设和基于闲置资源共享的O2O模式构建等,为游客提供更深层面的体验与互动式旅游服务。

(2) 智慧社区服务。主要涵盖智慧生活服务、社区管理、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劳动保障就业服务和养老助残服务平台等,服务于乌镇常住居民。

(3) 智慧创新创业服务。重点推进智慧资源服务、智慧协同创新、线上金融服务、智慧发布与推广和创客社群交流等平台建设,为创客营造全方位和全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

5.引入互联网技术,探索智慧规划的变革与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城市规划的工作方式将面临巨大的变革和创新契机,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与平台为实现城市规划编制过程的开放化、动态化、精细化和智慧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真正实现了从静态封闭的“Plan”范式到动态开放的“Planning”范式的转变。结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概念性总体规划面向全球进行了成果公示、意见征询,并开展了公众参与及智慧规划(“互联网+ 城市规划”) 工作方式的创新探索。
      首先,基于互联网和三维可视化技术,搭建e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