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基于控规的城市新中心组团道路网规划 —以福建省泉州市东海组团为例 |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5-17 09:55:35 |
|
速、快速路网;同时,构建“U”字形混合性主干路,在分担部分通过性交通的同时,主要承担生活性交通功能( 图4)。

4 分区道路网调整
统筹考虑东海组团现状道路网建设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规划对未建成区域的道路红线、断面按照《东海组团控规》提出的要求进行控制;在已建成区域,规划除维持少量瓶颈段( 以法石历史街区内的道路为主) 的现状外,结合片区更新改造逐步调整道路红线和断面,以较宽的次支路保证道路面积率,从而弥补道路网密度的不足;在未开发片区,规划结合正在推广的新建住宅街区制,着力形成窄而密的完整道路网,以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在分区道路网调整过程中,规划结合《东海组团控规》中的道路网,重新梳理次支路的功能、线位、走向、红线及断面等,并且充分考虑该片区内重要交通发生吸引源对道路网的要求。调整后的分区道路网指标如表4所示。

道路网适应性后评价
经过调整后,东海组团道路总长为181km,总面积为4.6km²,平均道路网密度为7.52km/km²,道路面积率达19.20% ( 表5,图5)。尽管次支路网密度相较而言略偏低,但考虑到部分大型地块内部的道路暂未纳入统计,道路网规模与结构整体仍较好地响应了东海组团的发展诉求。


通过调整,东海组团各主要联系通道上的交通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疏导,交通负荷整体有所下降;同时,通过完善内部次支路网、优化道路网级配,快速路和主干路上的交通被部分疏解到了次支路上,从而合理分流了交通流量,充分发挥了道路网的整体效能( 表6,图6)。


文章详见《规划师》2016年4期《基于控规的城市新中心组团道路网规划 —以福建省泉州市东海组团为例》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