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PF】互联网影响下的空间流动性及规划应对策略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5-10 14:59:21
 
的小型制造实验室—Fab Lab所采用的自下而上社会化的创新模式,迅速在全球得以复制,目前全球已经成立了600 多个Fab Lab 实验室( 图3)。例如,法国图卢兹的个人制造实验室具有电子元器件、家具、创意设计,以及3D 打印、加工制造、植物培育和联合办公等功能。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培育出了新的智慧产业业态和功能空间;同时,互联网强大的动员能力,推动了网络创新空间的形成,通过远程协作、实时沟通,将散布在不同地方的创新人才、创新资源集聚起来,实现远程协同创新。虚拟网络的创新组织与实体场所结合,正是互联网推动创客空间、创业社区等创新空间形成的内在动力。

基于互联网时代流动性的规划策略

01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整合规划

      互联网时代城市居民活动—移动模式的变化,对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整合信息通信网络、交通、能源及物流等设施,强化对居民、企业和公共设施等要素流动组织的支撑。首先,根据城市居民活动和公共空间的分布状况,进行城市无线网络(WiFi) 布局,建设无线城市。其次,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网络与城市交通、物流和能源网络建设相结合,规划建设智能公交、智能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租赁等交通设施,推进物流货运车联网与物流仓储体系、物流配送网点的信息互联,规划建设智能的物流调配系统。再次,加强智慧能源基础设施规划,重点通过分布式能源网络、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整合形成多种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网络。最后,整合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平台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能源和物流等设施的智能化运行监测、管理与预警,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弹性,如通过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系统平台的规划建设,对城市各类交通方式以及人流、物流状况进行实时管理。

02  促进要素流与城市空间的协调规划

      在信息时代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关注人流、物流、资本流及相应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性,从而规划建设更加高效的城市功能空间。时间地理学学者提出新时空协调模式,通过探索居民活动的时空分布和流动规律,促进城市人流和土地利用的协调规划建设。在区域层面,通过对百度、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数据的挖掘,分析全国、城市群要素联系网络及城乡人口迁徙规律等,为区域和城乡一体化规划提供支撑。在城市层面,分析各类公交刷卡、车流视频监控和手机数据等,研究城市居民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征,识别居民的通勤路径和强度,以及购物、休闲、工作等不同活动目的的出行情况和对交通的需求等,进而综合研究城市居民交通出行行为和土地利用布局的关系,为城市交通设施和土地利用的协调规划提供优化布局策略;在判别城市不同片区人口活动密度和流动性的基础上,评估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老城与新城之间的职住空间利用效率及职住平衡程度,并预测城市职住平衡关系的变化趋势,科学确定城区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的控制容量;分析居民活动强度与用地开发强度之间的耦合关系,从居民活动和实际需求的角度来评价城市开发建设的合理性,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指标控制的科学性,从而预测城市各类地块的调控指标,包括公园绿地、环境景观、交通设施和停车场等方面。

03  引导混合用地的功能空间建设

      互联网在改变城市要素流动性的同时,促进了产业的融合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业、金融和加工制造等业态融合,对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功能产生影响。城市规划建设应积极适应这种改变,根据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调整城市商业空间和商业体系布局模式,引导商业中心向“智慧城市”综合体转变,通过智慧社区的规划建设来提升社区商业服务功能,并考虑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配送用地布局的需求,引导物流配送用地与居住、产业等用地混合布局;顺应“工业4.0”的发展趋势,引导传统单一加工制造功能的产业园区向生产、创新、办公、物流配送和休闲等多功能空间转变。互联网不仅可以促进空间功能的融合,还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产生影响,传统的城市功能分区模式开始向混合用地开发模式转变,应通过密路网、窄马路和小街区的布局规划来满足混合用地开发的要求。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也应进行调整,通过设置混合用途比例区间的方式,增强对混合用地的兼容性控制,并确定混合用地规划的使用功能和控制比例,保证混合用地开发的科学性。

04  通过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提升存量规划

      将互联网与信息技术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