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专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城市设计实践反思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2-17 09:59:29
 
型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多样的公共空间。

3.强化地方乡土特色,彰显“开合有致、微型尺度、乡土适用”的场所特质

  (1)精心设计空间形态、突出“开合有致”的空间氛围。

      小城镇空间尺度虽然偏小,但是要打造宜人的城镇空间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规划在土桥新市镇选取重要视点的视线廊道进行控制,形成滨水空间视野开阔、生态廊道视野舒展和城镇中心区围合有度的特征;结合主要观景点设置重要景观空间,使各种景观有机融合,突显地域特色。

 

   (2)重视小城镇微尺度调控,加强“微场所”的品质提升。

     在土桥新市镇城市设计中,通过设置大量的“微场所”,提升空间整体品质。例如,在城镇主要道路转换节点,以当地居民日常最喜欢的四大民间文艺活动为元素,运用现代景观手法对其加以演绎和诠释,以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的社会活动空间,从而塑造“有文化味道”的小城镇。

    (3)注重乡土适用特性,营造过程突出“在地自然”的特征。

      在建筑改造中应突出对传统元素的提取与演绎,形成相互融合的空间风貌与特色。建筑色彩以灰白色、青灰色、浅蓝色三种为主,建筑材料采用木质架构、玻璃、青灰瓦、白墙和浅色玻璃等,装饰构件以青灰色装饰线、仿百叶黑色金属框架和深色金属镂空装饰板为主。

4.重视实施需求引导,追求“引导有方、落地可行、精细管理”的保障体系

    (1)衔接规划管理,强调引导有方。

综合考虑地形、区位、土地使用和城市设计框架等因素,将规划范围分为5个导则控制单元。每个单元从地块指标、退让距离、交通出入、建筑朝向、界面设计、建筑色彩、开敞空间、景观廊道、环境风貌、慢行空间和停车等方面对地块进行设计引导。

    (2)满足建设实施需求、达到“可落地、可实施”。

规划通过对老镇区街道进行逐一分段编号,以及通过街道整治图则、建筑整治图则两张图则的方式,对规划内容进行一对一的指引,从而详尽指导规划的落地实施,加强对小城镇城市设计内容的保障。

    (3)衔接长效运行,走向精细管理。

      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在实施及管理环节,需要进行长效管理。为了强化对土桥新市镇城镇空间建设的管理,规划一方面制定较为细致的管理细则,另一方面积极调动当地居民对于城镇建设管理的主动性。在建设实施中,以店牌店招的管理为例,针对沿街商家的经营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规划通过制定“申报—受理—审理—施工—验收”的程序,让商家自愿选择商铺店牌样式,城镇建设管理部门配合把关的模式,强化城镇建设的长效管理,从而强化城市设计内容的落地性。

文章详见《规划师》2016年1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城市设计实践反思—以南京市江宁区土桥新市镇城市设计为例》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