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论坛】基于“规土融合”的棚户区改造土地储备与经营机制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1-28 10:37:40
 
地经营引导,对市场进行调控;对以开发为主导的用地总量进行控制,预留一定的用地;对市政、公益性设施等的用地进行控制,引导武昌滨江商务区的发展方向。③必须对接政府制定的滨江商务区运行机制和年度投资计划,发挥土地供应的引导作用。单纯结合城市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容易出现建设决策分散、空间布局缺乏统筹等问题,使得对棚户区改造的调控难以奏效。因此,土地供应计划的制定应对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等,共同发挥对棚户区投资和建设活动的引导作用。

      (2)土地供应方式。

       改造规划对城市空间布局的调配和掌控,最终是以建筑、道路和绿地等实体予以落实的。在土地出让阶段,可采取一种创新的土地供应方式,以保证规划方案的设计要素得以落实,即将深化设计的建设方案成果作为土地出让的附加条件,与土地进行捆绑,投入市场;建设单位在取得土地开发建设权后,直接“按图实施”,不允许再进行颠覆性的调整及修改。这种垂直化的土地管理模式能够确保规划目标“不走样”,在市政、园林领域同样可以运用。

      (3)建立最小土地供应单元。

      为保障棚户区改造的顺利推进,确保“推动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避免因单个项目、单个地块的建设而对区域整体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产生破坏,建议建立最小土地供应单元机制,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有效保障规划实施,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最小土地供应单元的划定,充分考虑了土地经济平衡、空间形象、交通和景观等因素的影响。

文章详见《规划师》2016年1期《基于“规土融合”的棚户区改造土地储备与经营机制》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