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山城一体背景下城市总体建筑高度控制策略 |
规划师杂志社 2015-07-24 14:47:27 |
|
、等级越高及容量相对越大,交通可达性就越好,越适宜建设高层建筑;在服务设施方面,服务设施越靠近城市公共中心、组团中心,人们所享受的服务越便利,越能促进城市的开发建设,也就越适宜建设高层建筑;在生态环境方面,一般情况下,公共绿地、公共空间和自然景观等环境条件越好、密度越高,建筑高度也会相对越高。运用GIS逐一对单因子进行评价,求得各单因子影响下建筑高度未来的潜力值,并通过计算得到潜力因子体系下的建筑高度控制值,形成建筑高度控制的潜力模型。

3.华阴市总体建筑高度划分
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将限制模型和潜力模型进行叠加,最终得到华阴市总体建筑高度控制分区模型。为了更好地落实建筑高度控制研究的结果,有必要对研究区域内的地块进行划分,将对建筑高度的控制转化为对规划地块的控制。在总体规划层面的建筑高度控制方面,对地块的划分主
要以华阴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基本原则,下一层次规划根据地块内部建筑高度的差异性可进一步细分。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西岳庙周边及古柏行两侧视线通廊内的区域,建筑应以多层建筑为主,这些区域应为高层建筑严格控制区;高铁站西侧的区域较适合发展高层建筑,此区域应为高层建筑引导发展区。

文章详见《规划师》2015年6期《山城一体背景下城市总体建筑高度控制策略——以华阴市为例》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