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设计】老城区自行车交通改善规划
规划师杂志社   2015-04-08 15:16:34
 
设。

      (4)在站前交通广场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对于换乘客流较大、换乘方式较复杂的轨道交通车站,规划宜设置具有公交车、小客车、出租车和非机动车等多种换乘设施的交通广场,非机动车停车场应靠近车站的出入口设置,并尽量避免与机动车衔接设施混合设置。

      3.3一条自行车休闲道

      自行车休闲道的建设多依托于河流、公园等,而一环内水系丰富,公园众多,有着建设自行车休闲道的良好条件,其中以环城水系和南淝河的条件最为优越。环城水系没有贯通,不利于建设连续的休闲道;而南淝河作为合肥市的母亲河,贯穿整个研究范围,且水系连续,岸线资源丰富,较适宜作为自行车休闲道。

      3.3.1岸线资源分析

      根据南淝河的岸线资源情况,规划将一环内南淝河岸线分成四段。

 

      3.3.2改造方案

      (1)自行车休闲道位置比选。

     根据沿线道路及岸线情况,自行车休闲道的位置选择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利用南淝河堤顶的绿化带设置自行车休闲道,该方案将自行车休闲道设置在沿河路外侧,对沿线绿化破坏较大,且与沿线道路均为平面交叉,难以保证自行车休闲道的独立性和连续性;二是利用南淝河堤脚的亲水步道设置自行车休闲道,该方案最大的优点是能保证自行车休闲道的独立性和连续性,同时可利用现状的亲水步道进行设置,改造代价较小,因此规划推荐采用该方案。

      (2)自行车休闲道建设方案。

      根据不同类型的岸线资源,自行车休闲道建设方案主要有以下四种(图5):①A-A(西一环—亳州路)段。将现状亲水步道改造成自行车休闲道,建议采用沥青铺装,自行车休闲道外侧架设水上栈道作为人行步道,人行步道的宽度为2~3m。②B-B(亳州路—阜阳路)段。将现状亲水步道改造成自行车休闲道和人行步道,其中自行车休闲道建议采用沥青铺装,人行步道采用木质栈道(宽度为2~3m),人行步道位置高于自行车休闲道。③C-C(阜阳路—长江路)段。将现状亲水步道改造成自行车休闲道,建议采用沥青铺装,自行车休闲道外侧架设水上栈道作为人行步道,人行步道的宽度为2~3m。对于没有亲水步道的区段,建议架设水上栈桥,自行车和行人共用该栈桥。④D-D(长江路—东一环)段。该段现状无亲水步道,建议全段架设水上木质栈桥,自行车和行人共用该栈桥。


    (  3)关键节点贯通方案。

      对于现状具备桥下通行条件的桥梁,可以利用桥洞或桥下亲水步道设置自行车休闲道;对于现状不具备通行条件的桥梁,可以在桥墩处设置水上栈道,以保障自行车休闲道及亲水人行步道的连续性。

      (4)交通衔接方案。

      为了提高南淝河自行车休闲道的交通可达性及方便城市居民使用自行车休闲道,规划结合沿线道路情况,共设置16处自行车推行坡道,其中自行车推行坡道的最大坡度不得大于1︰4。

      4结语

      安全、连续和畅通的自行车交通空间和环境对于引导人们选择自行车出行、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以及改善城市交通与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合肥市老城区为例,从现状问题的分析入手,在具有针对性的目标策略指导下,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方案,以期为类似地区的自行车交通改善规划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老城区自行车交通改善规划宜根据现有道路的资源条件,合理分配路权,加强对自行车通行路权的连续性建设,避免大拆大建。


文章详见《规划师》2015年3期《老城区自行车交通改善规划》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