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师论坛】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规划框架与建构方法
规划师杂志社   2024-08-09 16:21:47
 

摘 要

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包含国家、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建设须以价值体系建构为引领。聚焦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建构与落实,以《陕西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为例,探索与建构基于整体观及“三全一联动”策略的规划框架,总结了包涵“梳理历史脉络,提炼价值框架—建构空间格局,彰显省域价值—完善保护名录,夯实价值支撑—明确市(县)任务,落实价值传导”的规划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为增强省级层面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整体观;价值体系建构;陕西省

[文章编号]1006-0022(2024)04-0016-08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李小龙,刘丫丫,王树声,等.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规划框架与建构方法[J].规划师,2024(4):16-23.

图片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在其中承担“承上启下”的功能,一方面承接和深化落实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战略部署,另一方面从统筹协调省域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高度明确纲领性要求,凝聚市(县)行动合力。高水平建设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共创保护传承新格局,已成为各省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价值体系建构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价值认知和阐释的高度与深度决定了体系建设的水平。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并推动其落实,基于价值牵引,有方向、有目标、有重点地统筹协调各项保护传承工作,是切实提升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效的根本途径。基于此,本文结合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实践,探索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建构的适宜性框架与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1 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中价值体系建构的时代需求


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历程,我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制度先后经历了从注重本体保护到整体保护再到区域协同保护直至开创“全国一盘棋”的保护传承新格局。当前,以省域为单元的区域性保护传承体系建设备受重视,其规划实践尤为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有效解决以往保护传承中区域价值整体认知不足、保护要素分散化、碎片化、保护传承空间覆盖面不全、保护名录囊括不够、联动保护缺乏等突出问题。

基于新时代的新要求,借鉴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以及欧洲文化线路体系构建、美国国家遗产廊道建设等国内外大尺度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研究与实践经验,立足于强化区域性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价值认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与关联性保护、整合提升散落遗产点保护传承综合效益等发展趋势,进一步明晰当前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中价值体系建构的需求与关键任务,这涉及以下4个层面的内容。

在价值内涵认知层面,需在深入研究各遗产本体价值的基础上,揭示省域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辨识本省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核心价值与精神意义所在,从匹配与支撑省域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的视角系统梳理和盘点价值载体遗存,建构能为一方所共识、共信、共守的价值框架。

在价值的空间表征层面,需在落实“应保尽保”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不同价值载体遗存空间的总体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建构以省域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阐释为基础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

在价值的支撑名录层面,应从体现省域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和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高度核查现有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对象名录,明确保护要素的短板,系统挖掘潜在评估对象,不断补充完善保护名录,夯实价值支撑。

在价值的落地实施层面,将“讲好价值故事”转化为具有实操性的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策略和重点项目,将相关落实责任有机分解并传导至市(县)层面,以之作为行动抓手,在凝聚市(县)工作合力中不断深化价值体系,推进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建设。

这4个层面的需求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需要以整体思维建构系统性规划框架,予以有效应对。


2 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规划框架建构


2.1 强化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整体观

纵观历史实践,我国规划素来葆有强烈的整体观和战略意识,强调从整体上认识局部、把握关系,促进各类要素、零散事物凝结为一个有机整体,此理念体现在空间与时间不同维度,贯穿于从思考到行动的不同层面。对于整体观影响下的区域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践应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一是辨别当地的价值根基与特色;二是从国家治理体系的大局中把握区域担负的国家责任与价值使命;三是在不断变换的时空环境下动态研判区域价值之“变”与“常”;四是从自然人文地理格局中发掘、守护和延续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网络与山水人文空间秩序;五是通过区域整体统筹,促进不同层面的主体实现整体联动。由此可见,新时代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所提出的加强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要求与本土区域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整体观一脉相承。


2.2 构建整体观下“三全一联动”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策略

2.2.1 注重延展时间轴,实现“时间全脉络”

对于区域历史文化价值整体认知不足的问题和“重古代、轻近现代”的价值研究倾向,建议立足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整体脉络视角,全面、真实地展现区域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光辉历程,构建能够完整体现省域城乡文明发展特色和脉络的历史文化价值框架,让不同时期的历史痕迹和生活记忆都得以留存、和谐共生,避免以特定时期的价值、主题、要素取代丰富多样的区域历史文化信息。

2.2.2 注重拓展空间域,实现“空间全覆盖”

对于省域范围内历史文化遗产分散化与碎片化、保护传承空间覆盖面不全的问题,应从省域乃至跨区域的视角来探究自然人文地理、古道古线路、城乡聚落体系等因素对区域文明形态的影响和塑造,揭示零散遗产空间背后的整体格局和深层文化结构,建构贯联全省的城乡历史文化价值空间阐释格局。

2.2.3 系统完善资源库,实现“要素全囊括”

对于现有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对象名录覆盖面不全、尚未充分彰显省域历史文化整体价值的问题,坚持价值导向、应保尽保,大力挖掘潜在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充实保护名录范畴,深化落实“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同时,以彰显省域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和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为导向,基于“填空白、补短板、强特色”原则,有的放矢地推进“要素全囊括”。

2.2.4 加强省、市(县)协同,推进上下联动保护

针对省、市(县)不同层面保护传承工作衔接与协同不足的问题,以价值传导为纽带,以建立省、市(县)之间“价值+遗存”保护协同机制、统筹谋划保护传承弘扬策略与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上下联动,上层策略控制引导下层责任,下层责任的深化落实为上层策略提供支撑,由此形成立体、循环的协同式保护传承新局面。


2.3 搭建“价值—格局—名录—任务”四位一体的规划框架

紧扣关键需求,结合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整体观和“三全一联动”策略,从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所包涵的价值、格局、名录、任务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交互关系入手,进一步搭建以“梳理历史脉络,提炼价值框架—建构空间格局,彰显省域价值—完善保护名录,夯实价值支撑—明确市(县)任务,落实价值传导”为要点的规划框架(图1)。此框架着力强化3个“结合”,即无形价值与物质空间相结合、系统布局与精准传导相结合、技术手段与治理手段相结合。

图1  “价值—格局—名录—任务”四位一体规划框架图

3 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建构方法


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择陕西为试点省份,率先开展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研究与探索,组织编制了《陕西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以下简称《陕西体系规划》)。本文结合《陕西体系规划》,进一步对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建构方法展开论述。


3.1 梳理历史脉络,提炼价值框架

3.1.1 从“纵”“横”两个维度梳理历史文化脉络

历史文化价值是时空沉积的结果,其中部分价值体现在城乡遗产中,但还有一些价值已无实物载体遗存,它们潜藏在历史中、史料中或民间故事中,需要用心寻找。因此,对于价值的认知与研究,不止于对现有城乡遗产的汇总分析,还需建立在对历史文化脉络的系统梳理上。

梳理省域历史文化脉络、挖掘提炼省级层面价值框架是综合性、复杂性极强的工作。本文尝试从“纵”与“横”两个维度搭建分析框架。在“纵”的维度,基于大历史观,从中华民族悠久连续的文明史、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等“五大历史阶段”展开研究。在“横”的维度,借鉴人居环境科学“五大原则”研究框架等理论成果,结合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运用“全国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课题研究构建的“5类别+15主题”分析框架,围绕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地理等方面,系统确定脉络梳理的方向与主线。基于此“纵”“横”交织分析,提升规划研究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3.1.2 基于“多元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挖掘提炼省域价值框架

结合“五大历史阶段”“5类别+15主题”分析框架,本文遴选《中国通史》《中国历史年表》等权威文献和其他的史料文献,从历史、文物、考古、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多学科搜集整理相关代表性成果,同时结合最新考古进展和城乡遗产地调研,构建支撑省域历史文化脉络的基础资料信息库。在此基础上,组建多学科专业团队,运用多元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方法,通过文献资料信息挖掘与集成,结合遗产申报文本中的价值信息摘录与集成、省、市(县)博物馆展陈主题及信息提取、多领域专家及地方学者访谈论证和实地考察,挖掘遴选关键价值信息,进而将多源多模态信息进行比对筛选、分类整合、分级注记,总结提炼城乡历史文化的价值特征,建立包涵“价值类别—价值主题—价值特征”的省域历史文化整体价值框架。

结合实践来看,不同于对个体遗产的价值研究,省级层面历史文化价值研究所涉及的空间域广、信息量大,对成果的纲领性和包容性要求更高。因此,省域历史文化整体价值框架的挖掘提炼需坚持高站位、高标准,重在揭示本省在中华文明演进脉络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价值和地位,并深刻诠释自身的地方性、独特性和丰富性。

根据上述原则与方法,《陕西体系规划》初步研究确立了陕西“5类别+15主题+40特征”的省域历史文化整体价值框架(图2),并针对不同主题下的历史文化价值特征,提出陕西历史文化的5大核心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上千年的建都史,曾长期作为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汉唐时期东西方交流的中心,对东亚地区的文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陕西有伟大的革命史,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陕西是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和科研教育基地,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陕西地处国家地理中心,黄河和秦岭构成中华文明和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及自然标识。

图2  陕西历史文化整体价值框架图

3.1.3 从匹配与支撑价值的角度梳理盘点价值载体遗存

价值不是虚无的,需借由可见、可触、可感的物质空间载体予以表征,要“讲好价值故事”,就应从匹配与支撑价值的角度理清价值载体的空间遗存情况。这不同于以往对遗产资源的分级分类式统计,需要对照价值框架,完成对遗产资源的梳理盘点与再认识。

《陕西体系规划》对照“5类别+15主题+40特征”的省域历史文化整体价值框架,通过汇总和梳理盘点省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历史建筑等2 900余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以具有省级及以上保护身份的遗产资源为主),建立了匹配与支撑陕西历史文化价值框架的“一总图”(代表性价值载体遗存分布总图)和“一总表”(代表性价值载体遗存信息数据总表),绘制了以5大类别、15项主题为价值“主干”,以40项特征为价值“支干”,以代表性载体遗存为“果实”的陕西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价值树”(图3),形成了可便捷检索调用、直观掌握不同价值下载体遗存优势与短板的研究成果,切实做到了摸清价值载体遗存现状“家底”。

图3 陕西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价值树”示意图


3.2 构建空间格局,彰显省域价值

价值的保护传承弘扬不仅包括各项价值载体要素保护的集合,要素间的内在关联性、历史文化的逻辑和整体格局也至关重要。纵观历史实践,我国本土规划具有强烈的历史精神和格局意识,不同地区的人居建设在与区域环境的长期互动融合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每个时代在继承前代山水人文空间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形成特有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这是历史文化价值在区域地理空间中的整体反映。这一格局连接了多元价值载体要素,凝聚了人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其整体性保护历来备受重视。

结合实践而言,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植根于地理格局,是人居环境的历史结晶,亦是当下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省域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分析与建构,应以自然人文地理格局为基底,以省域内代表性价值载体遗存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为基础,并适当融合当下城乡建设的重大条件与战略要素。

《陕西体系规划》以关中平原、陕北高原、陕南山地3大自然人文地理板块及其内含的13个自然地理分区、8个人文地理分区为基底,利用ArcGIS平台以及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聚类分析与叠加分析等空间量化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省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密集度与文化影响力,揭示了省域遗产资源围绕关中平原高密度聚集、在陕南和陕北局部聚集,沿渭河、汉江、丹江水系及重要交通线带状聚集,依托重要历史城镇节点式聚集等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叠合当下重要交通网络与重大基础设施,融合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求和沿黄生态城镇带、关中平原城镇群、大西安都市圈等战略发展要素,构建了“一河一脉、三区四带、两核七片、多点多线”的陕西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图4),形成了彰显陕西整体价值、贯联全省、联结周边区域的大尺度空间阐释体系。

图4 陕西省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示意图


3.3 完善保护名录,夯实价值支撑

完善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保护对象名录是扎实落实省域价值及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从各地实际情况看,现有保护名录的覆盖面普遍不够,难以完整体现省域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以全面彰显价值、支撑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为导向,检视保护名录现状,大力挖掘潜在保护对象,补充完善保护名录,已十分迫切。

3.3.1 从“填空白、补短板、强特色”着手,提出申报与增补建议

挖掘潜在保护对象是一项兼具科学性、严谨性且量大面广的工作。在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中,首先需适应新时代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从地方主导转变为战略引领与地方实践并举的发展趋势,采用“自下而上”申报推荐和“自上而下”缺口分析与挖掘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其次,全面梳理盘点省域价值载体遗存,从“填空白、补短板、强特色”的角度出发,分析研判潜在保护对象范围,进而综合考量其自身价值特色、遗存条件和在省域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及空间格局中的支撑意义。最后,经过对照相关遗产申报与认定标准,从省级层面总体提出保护名录的申报与增补建议。

《陕西体系规划》基于省域价值载体遗存和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短板分析,结合市(县)推荐的重点对象范围,经过多轮调研、评估、论证,提出了百余项城、镇、村、街区、地段保护的分级分类申报与增补建议:对符合条件而未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的,提出申报建议名单;对支撑陕西价值及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重要城、镇、村、街区,提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名录增补建议名单;加强对每座城市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的挖掘与保护传承,塑造市(县)级文化单元的保护传承特色载体。以此为依据,陕西统筹指导或督促相关市(县)及时开展申报与认定工作,通过完善保护名录,有力夯实了价值支撑。例如,将黄土高原最完整的窑洞古城——米脂纳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将宝鸡长乐塬地段纳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名录,形成陕西首个弘扬抗战精神的历史文化街区。

3.3.2 加强“历史地段”保护,丰富地方价值特色载体

结合陕西实践来看,当前绝大多数城市已鲜有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的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但在每座城市中都保留了一部分能够体现历史文脉、展现地域风貌、讲述陕西故事与中国故事的历史地段。历史地段在城乡文脉传承和特色塑造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需将其纳入保护范畴,并开展发掘、建档、保护工作。《陕西体系规划》将达不到历史文化街区标准,但能够体现省域价值、反映一定历史时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地段认定为历史地段;以历史校园、历史厂区、历史公园、历史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场所和风景名胜区中人文特色鲜明的地段、城镇重要历史节点、重要历史线路节点等为重点,在评估、遴选后提出首批“历史地段建议名单”,并开展全省历史地段专项普查、建档与保护工作。同时,以“县县有地段”为规划目标,着力推进陕西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


3.4 明确市(县)任务,落实价值传导

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的内涵、格局、名录等研究成果要落在实处,需要各市(县)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对此,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需以战略引领、统筹协调为导向,将价值保护传承的相关任务要求分解、传导至各市(县),以行动为抓手,凝聚工作合力。

3.4.1 建立省、市(县)之间的“价值+遗存”保护协同机制

根据省内不同市(县)的价值特色与省域历史文化整体价值框架的对应关系,研究确定各市(县)在保护传承工作中应重点凸显和辅助支撑的省级价值特征,明确各市(县)须妥善守护的省级价值载体遗存。当然,各市(县)在承接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传承责任的同时,还应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或相关规划研究,深化价值研究、丰富体系内涵。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将在省、市(县)之间的保护协同和动态循环的“任务传导—责任落实—研究深化—反馈优化”中不断完善。

按照上述思路方法,《陕西体系规划》尝试建立了省、市(县)之间的“价值+遗存”保护协同机制,基于不同市(县)与陕西40项省级价值特征的对应关系制定传导方案,明确各地需落实价值、守护价值载体遗存的责任使命,其中:西安23项、宝鸡10项、咸阳14项、铜川6项、渭南12项、延安7项、榆林6项、汉中13项、安康10项、商洛8项。在此基础上,坚持价值牵引原则,以增益价值为导向、减损价值为规避,引领人居建设。

3.4.2 谋划策略与项目凝聚市(县)行动合力

在明确市(县)“保什么”的底线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明确其“做什么”“怎么做”,以切实做好保护传承,保障价值落地。一方面,应统筹制定省级策略要求,规范行动准则。《陕西体系规划》以充分彰显省域价值、凸显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与内涵为目标,从保护要求(总体保护要求、分类保护重点、拆除管理)和传承利用(推进活化利用、融入城乡建设、弘扬历史文化)等26个方面统筹制定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省级策略要求(图5),明确市(县)保护传承工作的重点与要求。

图5 陕西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策略框架图

与此同时,立足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城乡遗产资源,围绕研究发掘、保护展示、传承弘扬、环境配套和数字再现等方面,分类提出保护传承的省级重点项目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研究发掘项目”以深化价值内涵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挖掘潜在价值载体遗存,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对象名录,夯实价值支撑;“保护展示项目”重点结合具有重要意义的遗产资源实施遗址公园、保护场馆、空间标识等保护展示工程,对濒危历史城区、镇村、街区、地段实施抢救性保护;“传承弘扬项目”主要融合利用重要遗产资源,依托重点城镇、关键节点建设一批文化公园、纪念馆(纪念物)、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中心等精品文化设施,完善文地系统规划建设,使“文化价值”融入人民生活;“环境配套项目”围绕上述项目,实施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强城乡综合整治,健全公共服务与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文旅服务体系;“数字再现项目”通过数字化信息采集和测绘建档,筑牢价值保护传承弘扬基础,搭建数字云平台,促进开放共享,丰富和创新价值传播。《陕西体系规划》谋划了包括“两个示范区”“六条示范带”“一批标识点”“七个特色片”“五条展示线”的首批省级保护传承重点项目,明确了落实主体市(县)及其责任清单,并以该清单为行动抓手,开创了“从分散走向协同”的保护传承新局面。


4 结束语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高质量建设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是讲好中国故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任务。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包含国家、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在其中担负“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围绕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建构与落实的新时代需求,本文尝试构建了基于整体观的“三全一联动”策略,并结合陕西的实践,总结阐释了“梳理历史脉络,提炼价值框架—建构空间格局,彰显省域价值—完善保护名录,夯实价值支撑—明确市(县)任务,落实价值传导”的规划框架与方法。当然,各地省情不同,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与实施需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在承接全国体系任务和责任的同时,充分彰显自身的独特性与多样性。通过切实做好省级层面的价值提炼、格局构建、保护名录完善、责任传导与任务落实等工作,共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新格局。


【注 释】

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课题研究(该课题由清华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攻关),初步建立了“5类别+15主题”的分析框架,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地理等5大价值类别,以及国家政权、制度文明、国家礼仪、农业经济、手工业与工信业发展、商贸交流、社会组织与阶层、民族交融、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城市与建筑、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15个价值主题。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