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传统生态规划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新时期生态规划转型趋势,以及“综合评估—明确目标指标及生态保护格局—统筹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强化传导实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线。以荆州市为例探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径,即针对其存在的生态问题,借助大数据及GEE云平台等新技术手段,通过综合评估形成“生态问题一张图”、明确目标指标并构建生态保护网络格局、谋划“空间—工程—项目”系统化布局、多元机制保障落地实施等,统筹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生态保护修复。
[关键词]生态修复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专项规划;GEE平台;全域生态保护修复
[文章编号]1006-0022(2024)03-0143-09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陈剑,王嵩,刘李琨,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径探讨:以荆州市为例[J].规划师,2024(3):143-151.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国家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多规合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生态修复力度不断加大,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湿地与河湖保护修复、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综合整治、海洋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筑。然而,局部区域还存在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历史欠账突出,以及生态修复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不足等问题。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治理和管控的抓手,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从国家层面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新时期面向仍存在的生态修复问题,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向上衔接总体规划布局,向下引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任务、指导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深化生态修复规划传导体系十分重要。
基于此,2021年荆州市全面启动了《荆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工作,深入分析、诊断荆州市生态系统状况与问题,全面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类生态系统的质量,筑牢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支撑荆州市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科学可持续发展。
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生态修复规划转型
1.1 传统生态修复规划存在的问题
以往我国大部分的生态修复规划侧重可见的生态损毁要素的修复治理,并以点状的项目工程为主导来落实相关规划内容。这种针对显性问题的生态修复规划存在以下不足:①传统的生态修复规划更多的是被动式的规划,针对已产生的突出生态问题进行修复治理,局限于小空间尺度,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特别是前期调查不全面、不深入,对整体国土空间的生态问题诊断不完整,没有从国土空间整体尺度谋划修复工作,也就难以整体、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②传统生态修复规划偏重于工程技术层面的治理,生态修复规划体系不完善,分部门的单要素规划人为割裂生态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存在与上位规划目标衔接不畅、仅机械传导控制指标未与实际情况贴合等情况,不利于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难以保障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实际效果。③传统生态修复规划没有对整体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统筹,而是将生态修复工程分割为若干个相关度不高的子项目实施,生态系统的碎片化和孤岛现象突出。④缺乏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各部门分别开展生态修复工作,难以衔接统筹,且传统生态修复规划以政府为主导,多依赖于地方财政,规划编制后监督监管机制缺位等影响了生态修复效能。同时,科技支撑不足,未积极运用新技术手段,生态评估、治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
新时期,我国的生态修复探索从技术探索演进为制度变革,生态修复工作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修复规划应有如下转变。
1.2.1 强化系统观,凸显“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
转变规划思维,从针对单要素向统筹多要素转变,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均衡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促进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强调自然资源从资源调查、规划编制、保护修复到实施监督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强化自然资源部门对全域空间生态要素的统筹修复职责和管控能力。系统开展生态修复就是着眼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提升,将生态过程与空间尺度相结合,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因地制宜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强化生态安全格局。
1.2.2 完善生态修复规划传导体系,充分发挥生态修复专项规划上下衔接的作用
建立横向指导约束、纵向管控引导、层次分明及权责对等的生态修复规划传导体系。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是构建高品质生态空间的重要手段,是生态空间建设的具体部署和实施载体,因此应充分发挥其“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加强规划引导,生态修复规划目标应从单要素优化向全域、全要素、全过程治理转变,提升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功能性;上下结合,根据顶层设计及地方实际明确具体生态修复目标、传导刚弹结合的规划指标,明确生态保护格局,在空间上落位上位规划目标,并进一步推动生态修复分区布局与实施。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治理对象由单一要素转变为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因此应妥善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以生态本底和自然资源禀赋为基础,关注生态质量提升和生态风险应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通过综合整治推进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聚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确定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及重点工程布局,并提出实施机制和差别化对策,从而实现点、线、面整治修复的叠加效应,精准传导、立体管控生态空间。
1.2.4 加强规划传导和实施,构建可持续的保护与修复长效机制
行政边界、部门事权割裂的条块式生态修复模式造成规划与实施脱节、规划的有效性不足,为保障规划落地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可持续性,应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下,释放政策红利,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多元化投入和建管模式,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推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长效机制。
同时,存量时代面向更错综复杂的要素和信息,技术赋能的生态演替规律和生态空间价值的精准认知与评价成为空间治理的重要前提。面向高质量、精细化空间规划与治理新要求,应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新技术,尝试智能化规划。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应遵循“综合评估—明确目标指标及生态保护格局—统筹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强化传导实施”的技术路线(图1)。
2.1 基于系统治理进行综合评估,识别“生态问题一张图”
面向系统治理要求,应从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两大方面着手,首先结合战略目标及上位规划要求,基于相关生态评估理论与方法,分析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评价生态系统质量隐性问题;其次,根据各相关部门上报的计划和规划生态修复项目,针对性开展实地调研,梳理资源开发利用显性问题;再次,针对战略目标、“三区三线”划定要求,对生态安全风险进行研判;最后,叠加以上评价及分析结果,综合形成“生态问题一张图”。
2.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构建生态保护格局
统筹衔接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协调目标及指标,分类构建指标体系。以尽可能恢复自然状态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标导向,根据“双评价”成果和“三线”划定初步成果,参考自然地理现状及其他相关规划,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生态环境本底、农业发展情况、城镇拓展空间,在此基础上通过“源地—节点—廊道”识别,综合考虑区域具体情况,兼顾人类社会系统的需要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区域生态要素的最佳空间组合和优化配置,谋划生态保护格局。
2.3 统筹全域全要素,进行“空间—工程—项目”布局
进行“空间—工程—项目”系统化保护修复布局,一是立足全域国土空间尺度,衔接“生态问题一张图”和生态保护格局,划定生态修复分区,从整体上统筹生态修复“一盘棋”,明确各分区的核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修复策略。同时,针对生态问题集中和矛盾突出的地域,明确重点修复区域。二是衔接国家和省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聚焦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以及问题突出区域的生态修复需求,部署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三是分解落地工程,充分衔接各相关部门上报计划和项目,统筹谋划重点项目库,指导近期实施。
2.4 分县(市、区)进行生态修复指引,配套保障机制
为强化规划指引与实施,在具体生态修复工作中,分县(市、区)进行生态修复指引,构建生态修复引导图,以衔接市级规划目标与要求,根据区域实际生态本底及问题落实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同时,通过预算安排、专项投入、吸引外部资本等方式破除资金阻碍,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形成持续稳定的地方绿色经济模式,实现以生态保护修复助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哺生态保护修复的良性循环。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和湖北省优势农业资源核心区,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荆州市下辖 2区4市2县,包括荆州区、沙市区,以及监利市、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和公安县、江陵县,总面积为 1.41万km2。荆州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其耕地资源优越,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湿地资源丰富。
荆州市基本建立起以长江为主要生态廊道,以洈水、松滋河、虎渡河、四湖总干渠、东荆河等主要水利通道为骨架,以重要生态单元为节点的“一廊五带多节点”生态格局。荆州市生态修复工作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区域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历史欠账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人地关系紧张,洪湖、长湖等重点湖泊水质常年保持在Ⅳ~Ⅴ类,水质亟待提升。荆州市是保障长江下游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在国家“双重规划”“主体功能区划”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地位,因此需基于“综合评估—明确目标指标及生态保护格局—统筹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强化传导实施”的规划技术路径,系统开展生态修复专项规划。
3.1 陆水评价、显隐综合评估,形成“生态问题一张图”
规划重点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两个视角识别隐性问题,通过数据和现场调研,梳理、分析资源开发利用显性问题,并对生态安全与风险进行研判,最后形成“生态问题一张图”。
(1)通过植被变化指数识别陆地生态系统隐性问题
植被类型、数量或质量等必然会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变化有所响应,植被变化其实是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具体体现,在全球或区域变化研究中起着“指示器”的作用。规划以能有效反映区域生态质量系统变化的有效指标——增强型植被指数为基础,利用GEE平台为规划智慧赋能,通过挖掘时空遥感大数据,耦合Theil-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等算法,针对NASA全球16天合成250 m空间分辨率MOD13Q1 V6 数据产品,筛选荆州市2000—2020年中7—9月植被生长最茂盛的126期多时相谱,进行长时序时空动态分析。借助GEE平台超强云端计算能力和像元级精细尺度,全时空动态拟合生态变化趋势,基于统计学不同置信水平诊断趋势水平。由评价结果可知,近20年来荆州市整体生态质量良好,荆州市域西部武陵山、秦巴山区域生态保护较好,生态明显改善,生态改善区域面积( 7 207.26 km2)远大于生态退化区域面积。生态退化显著区域和生态退化明显区域的面积分别为 852.12 km2和 636.33 km2,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部分地段、洪湖滨水及湿地区域、荆州市城区西部等区域。
荆州市河湖湿地群星罗棋布,是国家重要洪水调蓄区,具有落实国家长江大保护、防洪调蓄安全、维护湖泊湿地生态功能等特殊使命。水生态系统是影响荆州市生态系统的关键。规划基于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以Landsat 标准1T 级TOA 数据为数据源,借助GEE云计算平台,对荆州市近 20 年的长时序地表水覆盖变化情况进行动态模拟。通过评价水体覆盖频率变化反演季节性水体和永久性水体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时期水体类型转换情况,通过多年同月水体覆盖率归一化差异均值反演水体覆盖强度变化情况等,以更好地识别旱涝威胁、水系不连通、水土流失等问题空间。由评价结果可知:①引江济汉工程积极作用明显,水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引江济汉工程补充了汉江兴隆以下河段因南水北调而减少的水量,改善了水生态环境,同时向荆州市城区和长湖补水。长湖周边水体覆盖率提升趋势明显,表现为大量季节性水体变为永久性水体。②部分河湖连通性差。因开发利用不当,洈水河水体覆盖强度减弱最为明显,河道断流最为严重,连通性差。松滋河、藕池河部分河道,以及虎渡河上游河口大多为季节性水体,虽然水体覆盖强度有一定增强,但是河道泥沙淤积、水量减少,存在季节性断流现象。③部分湖泊湿地萎缩。长江洲滩和洪湖湿地有大量季节性水体,且部分永久性水体变为季节性水体。洪湖约有20%的面积处于季节性有水的状态,有近 30%的湖面为非全时段覆盖性水面,湖泊形态未得到有效保护。④旱涝威胁并存,中部和东部平原地区季节性水体变化波动较大,旱涝威胁普遍存在。见图2。
一是梳理、整合相关管理部门上报计划或规划的生态修复项目和区域,并进行空间落位,形成生态修复区域;二是开展智慧辅助调研,基于荆州市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NDVI指数结果,利用光谱影像融合技术进行反演和Maxwell triangle可视化,初步识别生态受损、恢复等分布情况变化,提升调研针对性,结合相关监测指标判定存在显著生态问题的区域,如严重超标的地表水分布区、因矿山开采受到严重破坏的山体区域等。两者叠加分析后可识别出荆州市存在矿山破坏局部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流域水质有待提升等显性问题。见图3。
(1)洪涝灾害仍然多发
一是防洪保护圈未完全形成。目前松滋江堤、荆南四河堤防部分堤段未进行综合整治,存在防洪体系短板;长江崩岸险情仍然多发,尚未进行系统治理;重要蓄滞洪区建设不完善,洪湖东分块等蓄滞洪区还不具备分洪条件;长湖防洪圈尚未形成,依然存在薄弱环节;玉湖、菱角湖等重点湖泊堤防尚未达到防洪标准。
二是极端降雨现象增多,城市排涝能力不足。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都会有持续 20~30 天的梅雨天气,雨量在 200~400 mm,甚至达到 800 mm以上。同时,荆州市城区建成区面积大幅增加,而绿化面积未同比提升,不透水地面面积不断增加,热岛效应日趋严重。此外,荆州市河渠渠堤上的各类涵闸泵站众多,但大多建设标准不高,配套不全,建成后很少进行修缮,容易淤塞、阻水严重,雨水在硬化地面上迅速汇集,形成地表径流,易导致城区内涝积水,且无法及时外排。
(2)尚未完全达到长江大保护管控要求
荆州市拥有483 km的长江径流 ,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径流里程最长的城市,下辖8个县(市、区)全部分布在长江两岸。“十三五”至今,荆州市奋力打造“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长江大保护成效初步显现,但仍达不到长江大保护管控要求。当前长江沿江 1 km 重点管控区仍存在生态明显退化问题,沿江3 km协调管控区仍存在生态严重退化问题,沿江3 km外邻近影响区仍遗留部分需治理矿山等。
(3)土地利用现状与“三区三线”划定仍有冲突
随着荆州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不断被建设用地侵占,2014—2018年全市总耕地面积减少5.82万亩(1亩≈666.67 m2)。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高质量农田不断萎缩,而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大,使得荆州市土地质量降低。
荆州市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内仍存在少量耕地、建设用地。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内的耕地和建设用地占比为2.53%。其中,耕地规模为35.24 km2,建设用地规模为1.93 km2。城镇建设不适宜区域内仍存留少量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 17.09 km2,占不适宜建设区的0.28%。
结合高清遥感影像,规划对重点关注空间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人为干扰程度进行判断,并将陆地和水生态系统隐性问题、资源开发利用显性问题、生态安全和风险区域等进行叠加,形成“生态问题一张图”。见图4。
3.2 谋划全局,筑牢生态保护修复空间基础
3.2.1 明确规划目标及指标体系
根据上位规划及相关要求,明确荆州市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长江中游重要绿色生态廊道、江汉平原水乡特色生态修复示范点的规划定位。明确阶段性目标,即力争到2025年,荆江及其重要支流水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提升,洪湖、长湖等重要湿地水环境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土地得到有效整治,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提升;到 2030年,林地、湿地和农田面积显著增加,区域碳汇能力有效提升,荆州市“碳达峰”的目标基本实现,生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土地集约节约程度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提升,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完善,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到2035年,洪湖等主要湿地的面积大幅提升,水质稳定达标,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动物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生态系统稳步健康发展,生态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根据《湖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 年)》总目标,构建荆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指标体系,包括生态质量类、修复治理类两个大类共11 个具体指标,刚弹结合,明确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见表1。
3.2.2 构建“一江一核四片八廊多节点”的生态保护网络格局
以市级“双评价”为基础,结合生态源地和廊道的识别,延续和落实荆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要求,规划构建“一江一核四片八廊多节点”的生态保护网络格局,为城市生态安全提供支撑,同时为城市生态格局优化、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及区域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协调框架的搭建提供科学参考。见图5。
“一江”即长江干流(荆州段)。重点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统筹开展长江沿岸生态修复,实现长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目标,稳步提升长江生态功能。“一核”即以洪湖为核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开展退垸还湖还湿、水系连通、植被恢复和生态湿地建设,开展外侵物种防治、物种保护及监管能力提升等工作,实现洪湖湖泊生态功能整体恢复提升。“四片”指洈水湿地片区、大遗址—长湖片区、长江白鳍豚保护地片区、洪湖生态片区等4大重要生态片区。“八廊”指沿松滋河、沮漳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四湖总干渠、西干渠、隆兴河—洪湖、引江济汉渠等8条主要的水系,结合水系修复和综合治理,围绕河道及两侧陆域空间管控构建的生态廊道。“多节点”包括长湖湿地、公安崇湖湿地、荆州菱角湖湿地、石首三菱湖湿地、公安县淤泥湖湿地等。通过河湖岸线修复、湿地植被恢复、生态缓冲带建设、人工栖息地建设等措施,改善湖泊水环境,增强湖泊自然修复能力,稳步提升湖泊湿地生态功能;有序恢复、扩大天然湖泊水域空间,提升湿地蓄水调洪能力,加强坑塘、小微水体等末梢水系修复。
3.3 分区引导、分类施策,统筹“空间—工程—项目”布局
规划探索“上下结合”的“空间—工程—项目”布局,部署5项重点修复工程和14项子工程,分解实施95项重点项目。在空间层次,自上而下落实国家和省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立足生态、农业、城镇3类空间,根据生态廊道与网络、生态保护复育、农业生态提升、城镇生态协调等4大类空间修复目标,统筹划分5大修复分区。在工程层次,自下而上,针对生态问题集中和矛盾突出区域,锚准资源禀赋特点,明确6处重点修复区域,部署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治理、流域水生态修复等5项重点修复工程。进一步细化生态廊道建设、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等14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具体子工程。在项目层次,分解落地工程,充分衔接各相关部门上报计划和项目,统筹谋划95项重点项目库,指导近期实施。
规划在《湖北省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确定的生态修复分区的基础上,结合荆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行政区域自然地理格局、生态保护网络格局、流域区划、基础评价结果等,将荆州市国土空间划分为 5 个生态修复分区:长江岸线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四湖流域河湖湿地及农产品保障区、洞庭湖流域水生态提升修复区、西南部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修复区、城市化地区生态品质提升修复区。针对各分区的不同核心问题,提出生态修复策略。见表2、图6。
表2 荆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分区核心问题及相应策略
结合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叠加“生态问题一张图”和生态保护网络格局,在边界模糊、所属空间不明确的区域,以问题为导向,按照主要生态问题分布和重大战略发展导向划定重点修复区域。生态空间中的重点修复区域需涵盖影响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市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划定长江岸线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中心城区河湖湿地修复区、松滋市水土保持维育区、土地综合整治区、洪湖水生态修复区和天鹅洲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并明确各重点修复区域的重点任务和主要修复措施。见表3。
坚持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以人工修复为辅,围绕荆州市主要生态问题,以“一江一核四片八廊多节点”生态保护网络格局为指引,部署全市生态修复重点任务,实现生态修复规划总体目标。针对长江干支流水体污染、生态岸线退化、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农村环境杂乱等重大问题,坚持“整体谋划、突出重点、因害设防、对位配置、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的原则,部署5大重点工程,包括长江荆江段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重点工程、四湖流域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治理重点工程、洞庭湖流域水生态修复治理重点工程、西南部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城市化地区生态品质提升重点工程。见图7。
3.4 强化规划传导和实施,以多元机制保障落地实施
3.4.1 分县(市、区)制定生态修复引导图则,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贯彻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湖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 年)》《荆州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等上位规划的生态修复目标任务和工程,明确市级生态修复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以荆州市“一江一核四片八廊多节点”生态保护格局为基础,以修复分区、重点修复区域和重点工程项目为指引,统筹区域生态修复需求,明确县(市、区)修复目标任务,分县(市、区)制定生态修复引导图则,分解目标指标、任务清单、工程项目等,因地制宜细化落实市级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注重生态修复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指导规划实施和下位规划编制。见图8。
图8 分县(市、区)生态修复引导图(以松滋市为例)
一是加强部门协同。建立部门协同机制,打破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生态数据共享;制定生态修复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在生态修复重点工程中的具体职责范围,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基本组织保障。二是增强市域协同。加强与宜昌、荆门、恩施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合作交流,推进“宜荆荆恩”森林城市群建设。
一是建立市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湖北省《关于建立省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在省内流域上下游市县探索实施自主协商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荆州市政府全力探索开展上下游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在主要流域增加监测断面,推进市域生态补偿。二是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投入,通过调整和优化财政支持结构、土地出让、地方政府债券发放、土地指标流转等筹集地方财政资金。合理设置 PPP 项目,引进和撬动社会资本。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通过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等方式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通过获得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或者特许经营权发展适宜产业、申请核证碳汇增量并进行交易、开展经政府批准的资源综合利用等获取投资回报。
一是完善生态修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并完善对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每年对相关县(市、区)及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地区及部门采取预警、挂牌督办、区域限批、行政约谈等手段,督促各项具体目标任务的落实。二是建立公众意见表达机制和通道,以及全过程公众参与制度,培育公众生态保护修复意识,畅通公众参与渠道,鼓励居民、社会团体、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相关主体参与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决策,提高公众参与度。
荆州市是长江中游两湖平原的中心城市,具有襟江带湖的鲜明水乡特征,在长江大保护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荆州市遵循“综合评估—明确目标指标及生态保护格局—统筹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强化传导实施”的生态修复规划技术路径,积极利用GEE新一代云平台,为规划智慧赋能。通过识别当前生态保护修复的隐性问题、显性问题及安全风险,形成“生态问题一张图”,进而结合上位规划,以重要流域、区域等为基础单元,构建“一江一核四片八廊多节点”生态保护网络格局的,合理分区,部署5大生态修复分区及6大重点修复区域,系统开展保护与修复重点工程和项目,统筹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生态保护修复,希望荆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经验能为其他地区相关规划编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