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作品鉴析】“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海岛控制性详细规划路径——以《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外伶仃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规划师杂志社   2024-03-23 15:01:14
 

摘 要

基于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以《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外伶仃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指出海岛“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在解析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外伶仃岛面临的保护与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海岛“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划创新路径,以期为小型海岛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洋强国;控制性详细规划;海岛规划;协调发展;珠海

[文章编号] 1006-0022(2023)10-0139-07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B

[引文格式] 谭文杰,张婷婷,温灵辉.“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海岛控制性详细规划路径:以《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外伶仃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规划师,2023(10):139-145.

图片

0 引言


海岛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点,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平台,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把建设海洋强国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海岛一直是海洋事业发展关注的重点。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现有的超过1.1万个海岛中,约96%是无居民海岛,大多处于未开发利用状态,而与无居民海岛相比,有居民海岛的生态系统更为脆弱,面临更大的生态保护压力、更迫切的环境提升及开发利用发展诉求,急需处理好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现有的海岛相关规划研究内容多为无居民海岛的保护与管控。有居民海岛的相关研究,在总体规划层面侧重于空间划分、发展指引等战略性的内容;在详细规划层面侧重于供水、电网、防灾、旅游等某一方面资源的评价、体系及指标构建的研究或是相关问题的探讨。总体来看,统筹全要素的有居民海岛规划研究较少。

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具有紧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以及丰富的海洋海岛资源,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全要素时期珠海陆海统筹的发展新重点与支撑。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向上对接战略指引,向下指导落地实施的关键作用,为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生态生产力,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开展了海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外伶仃岛是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内的小型海岛,海岛规模小,可开发建设资源匮乏,局部地貌起伏,自然景观差异大,其所面临的保护与发展困境具有典型性,因此本文以《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外伶仃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探索有居民海岛人、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划路径。


1 海岛“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海岛的生态特性要求其必须走“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之路。海岛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陆海复合生态系统,其地域结构简单、物种来源受限、生物多样性少,导致其稳定性差,易受到破坏且恢复力弱,具有生态高敏感性。因此,面对更艰巨的生态保护任务,如何科学、合理、适度地进行海岛开发是规划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海岛规划遵循生态文明建设优先和底线保护的原则,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生态先行,维护海岛的自然属性,将人类活动、经济活动限定在海岛生态环境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破解“孤岛”发展模式的关键。由于海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其资源有限性更加突出。在城镇化的推动下,海岛的开发和产业发展诉求强烈,但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海岛面临更突出的人地矛盾,人与产业争地的问题凸显。这就要求在“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框架下,重点处理好“社会—经济”的关系,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前提进行精细化规划。以人为本,保障人的基本生活生产需求,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等,打通内循环,使要素在岛内能畅通流动,再探讨有限的资源供给下的发展模式,向外拓展,寻求外循环,促进内外循环的资源可持续流动,破解“孤岛”之困。


2 外伶仃岛现状及“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规划范围为外伶仃岛的陆域范围及部分海域范围,面积为439.93 hm2。外伶仃岛长3 200 m,宽2 400 m,最窄处仅1070 m,陆域面积为4.23 km2,环岛海岸线长12.3 km。该岛位于珠江入海口、珠海市东南部、万山群岛东部,紧靠香港,背靠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距珠海市区 26.5 n mile,距深圳35 n mile,距香港长洲6 n mile,距香港尖沙咀港 11 n mile。

外伶仃岛自然条件优良,但开发利用不足,建设限制较大。外伶仃岛的海岸线曲折多变,地貌变化丰富,海岛山水共存,拥有多种类型的海湾与海滩,包括人工岸线、砾石岸线、自然礁石岸线、沙滩岸线等,其中沙滩岸线资源缺乏,现状只有大东湾和石涌湾有小段沙滩,可建设用地有限;岛屿的地势东西高、北部和中部海拔较低,海岸多陡崖,特别是东岸的坡度在 35°以上;景观资源类型多样,包括渔岛、海湾、山林、奇石等,可以给游客带来多种体验,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大部分区域还属于不可达的未开放区域。

外伶仃岛现有的基础设施仅能基本满足当前的使用需求,基础设施配套仍不完善。外伶仃岛镇域包括外伶仃、担杆、庙湾3 个岛屿,下辖担杆村、外伶仃村、新村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呈减少的趋势。外伶仃岛与周边其他岛屿、地区的联系主要通过船运,岛上的交通、基础设施供应等自成体系,目前部分设施与资源供应尚需依靠珠海市区解决。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布局在石涌湾至伶仃湾一带,基本可以满足岛上常住人口的服务需求。海岛的水资源短缺,对水资源的需求较为急迫:现状库容较小,供水能力不足;调蓄设施不足,供水保障低;沿山体建设的截洪沟不完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外伶仃岛的地理区位独特,但交通联系不便。其对外交通主要为海上交通线,通过客轮可与珠海市区及外围城市(如澳门、香港、中山等)联系,但每天的航船班次有限,海陆交通未直达口岸,需经由珠海市区再转乘客轮前往;与其他海岛联系不便,难以串联不同特色海岛形成海岛风光游线。受地形及特殊用地布局影响,其对内交通存在道路密度分布不均、车行道路未成系统、步行系统不完善等问题。

外伶仃岛海洋渔业养殖发展状况较好,海岛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品质不高,现状建设条件和资源供给跟不上发展需求。目前,海岛的产业定位以海洋渔业发展为主,“海洋牧场”渔业养殖成效显著。近年来,旅游经济收入显著提升,旅游业已初具规模,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季节性强,淡旺季差别明显,旅游项目较单一,旅游服务设施档次不高。同时,外伶仃岛与万山区其他海岛的旅游模式雷同,资源同质、可替代性强,旅游模式对海岛自然生态资源的消耗高,不足以形成长期持续的吸引力。


3 “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外伶仃岛控制性详细规划路径


基于海岛面临的困境,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新要求、新形势,必须创新规划路径以维护海岛“自然—社会—经济”的动态平衡(图1)。根据现状问题的评估调研和上位规划的定位,《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外伶仃岛控制性详细规划》遵循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原则,促进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物质、能量、信息可持续高效利用,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构建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三赢规划模式,把外伶仃岛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经济社会和谐的绿色生态海岛。

图1 规划路径图


3.1 协调“自然—社会”:以生态为底,统筹全要素

3.1.1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原则,以生态格局为基底定空间格局

为了统筹配置与管控海岛上的生物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破解“城、土、林、海、水”等“多规并行”的矛盾局面,跳出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逻辑,为“多规合一”提供技术支撑,急需编制“陆、水、海、空”等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规划。由此,规划基于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形成“一轴、两带、三区、五片”的空间结构(图2),构建韧性安全的总体空间格局,引导海岛的开发建设。

图2 空间结构规划图

(1)“一轴”——城市功能发展轴

规划以天祥路为轴线串联海岛东西部,构建城市功能发展轴,加强海岛西部城镇建设区与东部度假休闲功能区的连接,以此推动海岛东西部联动发展。 

(2)“两带”——旅游度假景观带和旅游观光景观带

规划利用伶仃湾—塔角湾一带蜿蜒绮丽的海岸景观,在天祥路与海岸之间集中布局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独具滨海风情特色的高端旅游度假景观带;在大东湾沙滩、海洋风情观光区和渔岛风情观光区打造海岛北部旅游观光景观带。 

(3)“三核”——海岛综合服务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和市政综合服务区

规划以伶仃湾—石涌湾之间的行政办公、商业、餐饮、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依托,形成海岛综合服务区;以塔湾地区的沙滩、码头、休闲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等为核心,形成旅游综合服务区;在后湾片区集中布置市政配套设施形成市政综合服务区。

(4)“五片”——渔岛风情观光片区、海洋风情度假片区、生态休闲观光片区、海洋风情观光片区和山体生态维育片区

对于渔岛风情观光区,规划重点改善城镇建设风貌,通过更鲜明的建筑外观、更人性化的开敞空间设计以及独具海岛特色的设施与标识来展现海岛渔村风貌特色;海洋风情度假区是岛内高端度假酒店集中布局的带状区域,“枕山面海”,规划重点彰显其蓝色浪漫主题;对于生态休闲观光区,规划重点在蜿蜒攀升的伶峰路沿途设置观景平台,打造山顶石景公园;对于海洋风情观光区,规划以自然海洋风光为特色,营造绿色生态景观和壮阔海域融合的优美景观;对于山体生态维育区,规划综合考虑海岛开发的时序及海岛生态环境的维护,在海岛东部山体限制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以山体维育为主,保留其原生态景观风貌。

3.1.2 结合生态承载力与地形地势等自然特征,构建全要素的市政设施体系

规划通过资源承载力评估,预测海岛设施供应需求,基于生态绿色的理念,构建自给自足的可循环利用的海岛市政设施体系。补齐岛上市政基础设施短板,结合地形地势特征及居民需求,完善给水设施、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雨水防洪设施、电力供应设施、管网设施等,其中重点构建与海岛地理气候特征相适应的海岛特色综合防灾体系,针对水资源短缺问题重点进行水资源规划。

(1)构建适宜海岛的综合防灾体系

规划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消防站的布局,协调消防供水、通讯及消防通道的规划和建设。在规划和实施中兼顾实际情况与城市发展目标,坚持规划的高标准、高起点、超前性,根据海岛的环境特点,建立包括消防安全及避难场所布局和雨水防洪系统规划的综合防灾体系。

在消防安全布局方面,在石涌湾东、香海路北规划1处二级消防站,用地面积为2400 m2,兼顾水陆消防,服务外伶仃岛及周边其他岛屿;在塔湾区域建设1处微型消防站,建筑面积不小于100 m2;增设道路消防栓,补充建设岛内主要道路尤其是伶宾路、天祥路两侧的消防栓;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确定森林防火责任人,并配备森林防火设施和设备;岛内消防用水主要依靠城市供水系统,因此应尽快完善供水加压系统、消防车取水口和消防栓等设施,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将自然水体作为消防水源。

在避难场所规划方面,以“一场多用、平灾结合”为原则,将空地、公园等开阔场地作为避难场地。本次规划的应急避难场所包括教育设施、广场、体育场馆、酒店等。参照单日最大登岛人数的5%(500人,人均2 m2)规划 10 处 (1处兼设室外应急避难场所)室内应急避难场所,以应对台风、海潮、暴雨等灾害;参照单日最大登岛人数的 30%(3000人,人均4 m2)规划6处(1处兼设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室外应急避难场所,主要为所有在岛人员提供地质灾害和其他突发灾情的临时疏散、安置的场地,主要选择距离海边较远(50 m以上)、地势较高的空旷场地作为室外避灾场所。此外,由于海岛情况特殊,可利用主要道路和双向通行的次要道路等疏散通道作为临时避险场所。

在雨水防洪系统方面,规划考虑近远期的需求,结合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目标,以及外伶仃岛的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科学合理布置排水设施。充分利用岛内水库和河涌的调蓄功能,结合防洪排涝系统,尽量使雨水管渠坡向与道路保持一致,以分散出流、就近排入水体,坡度过大时应设置消能设施;保留、加固、利用现有水库(山塘),并充分发挥其蓄洪削峰功能;沿山体与用地的边缘设置截洪沟,争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结合水库及山塘布局,将截留的水汇集至水库和山塘,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在保障场地排水安全的同时增加水库的集雨面积。

(2)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的水资源规划

外伶仃岛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地貌,山体陡峭,坡短流急,地表水难以蓄积。随着海岛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外伶仃岛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给居民生活及海岛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除了淡水资源有限的困境,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也呈现出生活污水对海岛的污染加剧的态势。因此,规划根据人口数量和上岛游客量,“以水定城”,减轻供水压力,保护海岛的环境资源及生态平衡。以节约用水、循环利用和水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原则,保障海岛水生态系统,结合海岛自然特征,科学、合理、经济布局给水系统、分质供水系统。

首先,预测给水量。由于游客用水量在外伶仃岛总用水量中的占比较大,结合外伶仃岛的规划定位,对游客用水量进行预测。考虑到较难精确预测旅游人口数量,规划根据酒店建筑面积进行旅游用水量的预测,保证高峰时海岛常住人口及旅游人口的用水需求,最终计算得到规划用水量为5800 m3/d。

其次,明确水资源承载力。外伶仃岛年平均降雨量为 1700~2300 mm,年平均径流深为 850~1150 mm,其中 5—9月为丰水季,平均降雨量为1654 mm,外伶仃岛旅游旺季为 5—10 月,与丰水季基本重合,根据平均降雨量以及海岛地形的分析,规划保留现状流水坑水库及营坑水库,同时新建 5 个山塘,总汇水面积为1.46 hm2,尽可能地分散收集海岛雨水资源。计算水库及山塘的年平均可集雨量、蒸发和渗透损失量,得出外伶仃岛的年集水量约为 117万m3,远景极限年需水量约为 201万m3,其中饮用水量约为190万m3,非饮用水量约为11万m3。水库及山塘年集雨量无法满足规划区的用水需求,规划通过海水淡化进行补充。

最后,明确综合利用海岛水资源的方式。规划主要采用分质供水的方式对水资源进行利用,通过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海水利用等方式对海岛有限的水资源进行补充,将山塘、水库作为主要饮用水源,淡化海水并将其作为补充饮用水源,将中水作为非饮用水源,促进水资源结构的优化。远期应进一步提高非饮用水的使用率,降低对海岛饮用水水量的需求,进一步保障海岛饮用水水量供应。


3.2 平衡“自然—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环境为基础引导空间发展

3.2.1 整合海岛资源,统筹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旅游规划和岸线规划

(1)将海岛资源的生态能力作为控制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

通过现状情况评判,设定人口容量、资源供应等资源门槛来控制海岛各阶段的发展,思考空间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保护性开发。规划进行全年旅游人口预测、常住人口规模推测,综合考虑外伶仃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酒店容量等方面的要求,将全岛人口承载量确定为1.1万人,规划的常住人口为0.52万人。基于此,严格约束建设项目的上岛准入条件,落实和提出建设管理要求,指导外伶仃岛的旅游居住服务设施的建设,避免游客量超出外伶仃岛的接待能力。整治现状私营酒店,建立准入与退出制度,提高海岛酒店配建标准和品质。在现状旅馆和民宿客房数量的基础上,规划新增酒店客房1326 间。同时,要求旅游开发项目应作出相应贡献,内化负外部性效应,如在项目用地内配套建设宿舍,应急时提供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并配建微型消防站、公共服务设施等。

(2)结合既有资源特点,将旅游项目与海岛资源整合利用

规划通过资源整合来满足海岛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同时避免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围绕“旅游项目+海洋渔业养殖”的产业发展核心,大力发展外伶仃岛的旅游业。一方面,在现状自然观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海岛资源,增加“参与式”“互动式”旅游活动,以进一步丰富外伶仃岛的旅游项目种类与数量;另一方面,结合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规划定位,引入节庆旅游、主题活动、极限赛事等,细分旅游群体需求,打造覆盖全年不同时节的旅游特色产品。

规划形成4类区域旅游资源与3条旅游带,即海湾旅游资源、海角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滨海旅游带、度假旅游带、观光旅游带,以旅游带为纽带,串联多个旅游资源区域。见图3。

图3 旅游资源规划图

海湾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石涌湾、后湾、伶仃湾、塔湾、大东湾,规划主要利用海湾和沙滩资源,打造优美海湾;海角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岛西部金石公园区域,规划整合优化该区域成熟的建设条件和丰富集中的旅游资源,集群化打造突出的入口标识景观;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为海岛渔村风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外伶仃村和新村,规划主要凸显该区域的渔村群落布局、建筑形式以及具有浓郁海岛氛围的生活气息;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石景公园,规划主要对复绿公园、金蟾望海等区域进行生态维护建设。在滨海旅游带,规划以滨海步行游道为依托,串联小石嘴游乐公园、金石公园、伶仃湾广场、观澜路,形成一条景观连续且海岛特色鲜明的景观带;在度假旅游带,规划沿流水坑—塔湾—塔角湾打造一条度假休闲风情带,串联相思林度假山庄、流水坑度假区、塔湾度假区、塔湾公园等旅游景点;在观光旅游带,规划串联塔湾度假区、大东湾沙滩两个水上度假游乐场,以及独具特色的山体公园,打造度假休闲特色景观带。

随着海岛开发程度的提升,岸线活动越来越频繁,岸线也被赋予更多功能。规划结合上位规划及外伶仃岛现状岸线情况,将岸线分为4种类型:①旅游生活岸线,主要满足海岛居民的日常生活休闲娱乐需求;②港口岸线,即为对外交通服务岸线,主要包括各种水上交通工具的停靠点和集散空间;③市政综合岸线,即集中布局海岛市政设施的后湾段岸线,主要提供产业所需的服务及作业空间;④自然岸线,由自然石块构成,外伶仃岛的大部分岸线为自然岸线。见图4。

图4 岸线利用规划图

3.2.2 基于山水优势构建景观系统并引导城市设计,助力旅游环境提升

(1)构建景观系统——保护良好的景观基底,延续自然与城市发展的良好关系 

基于城市风貌提高产业发展环境品质,通过产业发展反哺环境保护与利用。挖掘海岛优势及特色,基于旅游资源、岸线资源等特色资源以及山水优势等进行精细规划和设计指引。突出海岛风情,构建“一岛十湾、青山翠石、绿团托出、诗画浪漫”的“两廊、两带、五片区,六个节点”的景观系统(图5)。

图5 景观系统规划图

“两廊”指渔岛城镇风情廊道和海岛休闲徒步观光廊道。规划主要依托天祥路北段及伶仃湾广场打造渔岛城镇风情廊道,集中体现海岛的风貌特色、生活气息、生产场景;串联塔湾度假区、大东湾沙滩两个水上度假游乐场,以及特色景观资源,打造海岛休闲徒步观光廊道,通过重要景观节点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度假休闲景观氛围。“两带”指北部滨海自然景观带和南部海湾景观带,规划将“两带”与“两廊”衔接,形成景观环路。“五片区”即规划的渔岛风情观光区、海洋风情度假区、海洋风情观光区、生态休闲观光区和山体生态维育区。“六个节点”即规划建设金石公园、伶仃湾广场、观澜路、石景公园、塔湾度假区、大东湾沙滩等6处重要景观节点,并将金石公园、伶仃湾广场、大东湾沙滩建设为标志性景观节点。

(2)城市设计引导——加强城市微观设计,塑造可接近、可利用的亲人环境

基于外伶仃岛的功能特点、区位条件、现状场地特征的分析,为提升外伶仃岛空间形象、环境品质,改善旅游环境,彰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外伶仃岛城市设计应体现亚热带特色、海岛特色、旅游特色。

地域环境——在建设形式上体现亚热带特色。外伶仃岛地处亚热带地区,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孕育了当地特有的建筑形式。因此,规划在建筑设计上凸显亚热带建筑形式特征,重点打造“连廊骑楼,南海风情”,整合骑楼及空中连廊等公共空间。

场地特征——在造景上体现海岛特色。外伶仃岛内的地形地势、植被树种、水体景观与陆地不同,与岛上的气候、地理条件相适应,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在进行景观塑造时,应尽可能保护原有的自然景观,避免“遇山削山,遇水填水”,保留与强化场地的海岛特色。

功能布局——在风貌上体现旅游特色。外伶仃岛主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岛上各片区由于其定位不同,风貌特色有一定差异,通过规划可形成统一协调又具有不同特色的景观区,如营造海岛城镇风情廊道、海岛休闲徒步观光廊道、山体视线通廊等具有不同特色的视线通廊区。


3.3 协调“社会—经济”:以人本需求为目标导向,把控空间发展方向,构建内外支撑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和交通体系

3.3.1 兼顾旅游发展与海岛渔业养殖

做强做优旅游业产业,兼顾保障居民基本收入的传统优势海岛渔业养殖产业,走渔业和旅游业双向带动的发展之路。因此,规划应协调好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空间,通过保护近海海域环境功能区,将适宜的旅游项目引导到合适的区域,增加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并提升现有设施的品质,对养殖区与水上娱乐活动区进行空间分区,避免旅游项目建设侵占近海幼鱼生态功能区、海水养殖功能区。

在石涌湾—流水坑,由于该区域具有岛上最美的滨海岸线,岸线蜿蜒优美,适宜步行与观海、揽礁、羡渔,规划增加渔岛风情旅游观光项目和配套设施,同时避免在石涌湾填海,允许在养殖区周边开展大型海上运动项目。

在大东湾,由于该区域自然环境风貌良好,已经建设有海产试产基地,拥有小规模沙滩,周边地势陡峭,可开发用地规模小,规划对该区域主要进行控制性开发,避免大规模的建设和海上娱乐活动的置入,引进海上浮潜、采螺体验等高端旅游项目。

在伶仃湾,由于该区域为建设成熟的湾区,具有客运船舶码头、休闲旅游码头,规划完善旅游配套,建设标志性旅游项目,限制大规模的近海水上活动。

在塔湾—塔湾角,由于该区域现状为废弃石场码头,沿海岸线的土地储备充裕,有开阔的海湾环境,有条件发展为休闲旅游区,规划近期重点集中开发滨海和水上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远期规划建设国际邮轮码头岸线。

在铜锣湾,该区域与南部小石嘴公园沙滩活动区联系密切,规划结合区、镇的实际发展诉求以及近期的建成情况,提出远期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引导外伶仃岛的市政设施集中建设区转移至该区域。

3.3.2 平衡资源供应与海岛开发,打造综合全面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

海岛资源有限,建设空间资源匮乏,在海岛的开发建设中需要优先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协调公共利益和开发建设,以实现海岛的可持续开发。只有先行保证高标准的公共基础设施供应,才能更好地支撑海岛开发建设,同时基础建设也有利于提升海岛基础配套品质,为产业开发提供基础。

海岛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满足外伶仃岛常住人口的生活服务需要,按照岛屿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在伶仃湾—石涌湾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建设外伶仃岛配套综合服务中心;加快伶仃湾区域的城市更新及南部高端旅游度假区建设,优化公共设施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区及渔村的各种配套设施,建设高品质旅馆及游乐设施配套,提升海岛服务水平,丰富海岛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促进海岛经济发展。规划新增1所3班幼儿园、1所派出所、1处居家养老设施,补齐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短板,同时整合旅游项目开发资源,建设高端旅游度假酒店、国际游艇会、旅游服务中心、塔角湾沙滩等,同时加强各景点旅游配套建设(如餐饮、娱乐、海产品销售等),提高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3.3.3 构建 “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绿色综合交通体系

海岛的交通具有特殊性,海岛交通体系既是居民对外联系的基础通道,又是影响海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规划重点改善道路交通网络,保障居民生活需求,同时破除交通对海岛产业发展的制约,提高海岛对外联系的便利度,加强水上—道路—空中交通联系,打造慢行系统。见图6。

图6 综合交通规划图

(1)水上联系

水上交通设施包括外伶仃客运码头、水上游艇码头、市政综合服务码头(含渔业作业码头)等。规划增加海上客运班次和旅游线路,建立外伶仃岛与周边各岛的交通联系,远期可考虑开辟海上旅游专线,加强与港澳地区的联系。

在石涌湾陆岛交通客货运码头设置客运与货运分流系统,提高运行效率。规划将石涌湾客货运码头建设成外伶仃岛对外联系的主要码头,结合现状防波堤设置候船厅等设施,在塔湾区域近期规划游艇码头,远期规划建设国际邮轮岸线码头。

(2)道路交通

规划形成“成环成网”的道路结构,增加南部“带链”状滨海度假区的路网密度,引导循环交通流,通过单向交通组织满足观光环保车辆和步行观光的通行需求,保障游览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区别于一般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规划结合海岛实际情况并参考《珠海市海岛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形成环岛路(4.5 m)、主要道路(4 m)、次要道路(2.5~3.5 m)、其他路(1~2 m)4级道路宽度要求。

(3)空中联系

远期规划结合大东湾南部的广场用地,建设1处外伶仃岛直升机起降点。

(4)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依托规划路网,打造“主轴+支线”的网络布局,结合环山路、登山径、环岛岸线等,构建滨海绿道、环山绿道、城镇绿道、海上绿道4类绿道,串联岛上的景观节点和绿道驿站,形成连续的生态网络,同时提高慢行交通的服务水平。


4 结束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背景下,面向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存量发展的要求,海岛作为陆海统筹、海洋强国建设的关键点,必须统筹“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以《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外伶仃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探讨规模适度、开发有序,生态人文、休闲浪漫,区域协调、水陆通畅,山海交融、宜游宜居,文化延续、特色突出,节能环保、绿色市政的海岛控制性详细规划路径,目前在我国海岛类型中已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小型海岛较少,希望本文能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