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教育】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适应性研究
规划师杂志社   2024-03-10 22:56:41
 

摘 要

通过构建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适应性研究理论框架,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提取我国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和当前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文献的关键词,从生态适应性、体系适应性、课时适应性和实践适应性4个方面剖析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适应性关系,并基于“社会—生态”网络理论,结合同济大学在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上的新举措,提出面向适应性关系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适应性

[文章编号] 1006-0022(2023)08-0140-07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文格式] 杨恢武,陶贵鑫,周凤林.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适应性研究[J].规划师,2023(8):140-146.

图片

0 引言


1952年,金经昌与冯纪忠在同济大学创办“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于1956年将其正式定名为“城市规划专业”;1956年,重庆大学依托建筑学专业设立了城市规划专业。西方的规划本科教育以提供研究生人才储备为主要方向,我国的规划本科教育主要以培养具备服务规划建设基本素养的人才为目标。1998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我国的城市规划学科教育逐渐受到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城市规划本科专业。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城乡一体化规划和管理时代的到来。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正式确认了“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地位,并明确其下设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等6个二级学科。2018年,为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依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住建部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被整合到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门。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印发,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自此,城乡规划进入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新时代。经过4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完善,部分地区的城乡规划专业职称评定被划入自然资源领域国土空间规划的范畴。国土空间规划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与传统城乡规划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这对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课程更加强调城市规划设计、地理信息技术与方法等城乡建设的空间内容,对国土空间资源的综合保护与利用、生态修复等问题的关注较少,难以满足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明晰我国各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状况,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的水平,本文在构建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适应性研究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获取不同高校的培养方案及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研究文献并加以分析,再对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1 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适应性框架


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的适应性主要是指当前高校城乡规划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课程所含的内容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研究通过构建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适应性研究理论框架(图1),从数据挖掘的视角进行分析,进而对培养方案的不同适应性层级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图1 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适应性研究理论框架图


1.1 数据收集

研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将文献发表时间范围设置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共获取3 500篇相关期刊文献。通过查询高校官网的培养目标及课程安排,获取27所国内知名高校的相关数据,进而探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1.2 文本挖掘技术

研究所用的文本挖掘技术主要指基于Python的Jieba库的分词方法和提取关键词的TF-IDF方法。TF-IDF是用于信息检索和文本提取与挖掘的常用加权技术,其中:TF表示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IDF表示逆向文件频率,即关键词在所有文档中的普遍重要性程度为总文献数量除以包含该关键词的文献的数量,再将结果取对数。当某个词汇在当前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TF越高),且其关键词在其他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IDF越高),则表明该词汇对于当前文献来说重要性程度越高,更具有代表性。文中TF和IDF值分别以ftfid表示,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3 关键词提取——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通过Python的Jieba库进行分词后,仍采用TF-IDF方法对各高校培养方案的关键词进行提取。为保护隐私,在后续研究中以英文字母A、B、C等代指各高校。

按照学校专业设立的背景,研究将规划专业划分为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建筑学背景类规划专业以及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为代表的地理学背景类规划专业。将不同高校培养目标分成两类后进行TF-IDF权值计算,并将两类高校培养目标的关键词进行排序(表1)。


表1 建筑学背景类、地理学背景类高校培养目标关键词

两类高校培养目标关键词都集中在“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本)知识、能力”上,建筑学背景类高校更关注“社会”和“规划设计”,而地理学背景类高校更关注“空间规划、地理学、理论”。研究进一步发现,关键词“规划设计”作为一项重要能力要求,33%的高校都有提及,表明这些高校规划专业十分重视对“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此外,有33%的高校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中提及了“社会”,如“社会人口、社会科学、社会环境、社会矛盾”等。


1.4 关键词提取——国土空间规划

利用TF-IDF方法对3 500篇文献的摘要部分进行研究,发现当前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空间规划、国土、规划、空间、生态、体系、城市、评价、乡村、用地”这10个关键词。由于“国土空间规划”关键词为检索词汇,包含“空间规划、国土、规划、空间”等关键词,研究将这些关键词视为已有冗余词汇,将其排除后获取有效关键词。最终,获取的有效关键词排序为“生态、体系、城市、评价、乡村、用地”,这表明已有研究高度关注这些方向。进一步对有效关键词进行上下文联系,研究其具体词汇并将具体词汇作为相关主题词,整理相关主题词的词频顺序(表2)。


表2 高频关键词及其对应的相关主题词排序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土地资源管理、海洋管理、生态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人才不断涌入规划相关部门。相较于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学科知识更加深广,不仅包含了原有规划学科本科教学已开展的大部分课程,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更新等内容,还加入了生态修复、城市体检评估等新知识。原有地理学背景类和建筑学背景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着不适应的情况。城乡规划处于国土空间规划城乡统筹的核心位置,有必要跟进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的要求,明确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适应性,方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教育的调整优化。


2 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适应性层级及现状


学界对当前城乡规划教育的适应性见解不一,坚守规划核心本位抑或适应国土空间发展的趋势是当前学界的热点话题。杨贵庆认为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对城乡规划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杨辉等提出当前城乡规划教育存在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和各学科交叉难以形成紧密联系的问题;肖颖等提出当前城乡规划从业人员在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存在知识缺口。综上所述,规划从业人员在生态、资源要素保护等学科方面的素养还需进一步提升。研究通过关键词对比以及对培养课程的分析,结合学界相关观点,提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生态适应、体系适应、课时适应和实践适应4种适应性关系(图2)。

图2 适应性层级及对应的宏观层级关系示意图


2.1 生态适应性

生态文明建设优先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核心价值观,当前的城乡规划教育目标对于生态方向的关注程度较难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与实践对生态学科知识与能力的需要。这就要求将“生态”目标纳入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课程教育目标,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在课程设置方面,27所高校中有20所高校未提及与生态学科的交叉培养,15所高校未开设生态类课程;在开设了生态类课程的高校中有91.7%的高校开设了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类课程,其他与生态相关的课程占比较低。可见,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相对不足,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融合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当前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中,建筑学背景类和地理学背景类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均融合了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但仍以“空间”这一传统规划核心观念的价值观培养为重。2013年出版的《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提出,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的学时要求为64学时。但是相关数据表明,仅有6.9%的高校课时要求达标。因此,如何提升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课程的生态适应性,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2.2 体系适应性

体系适应性主要指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内容体系适应国土空间全域体系的能力。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权责更高的法定政策,统筹着不同资源类型、不同专项内容,与城乡规划学科在内涵、层级和体系上有着一致性,但城乡规划学科对生态环境保护、海洋保护与管理、工矿区土壤修复与再利用等国土空间规划所关心的自然资源统筹能力的适应性有待提高。

城乡规划课程的体系适应性较弱,体现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过程中,在空间尺度和研究对象两方面普遍存在衔接困难。大一时通常引入立体构成、建筑设计等小空间尺度专业课程,大二以后加入了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原理、城市设计等中宏观专业课程,且这些课程的教学多从城乡建设空间出发,这让很多学生产生城乡规划学是更大尺度的建筑学的想法,易忽视城乡规划学科的社会及人文属性。因此,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城乡规划课程的知识,还应增强学生在自然资源、生态学、地质矿产、公共卫生等方向的交叉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熟悉配置城乡资源和解决社会矛盾、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的方法等。


2.3 课时适应性

课时适应性主要指各高校的学时与《专业规范》所提出的学时要求的适应性。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课程的专业课学时学分少,一般设置3 200个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4。研究共收集了14所高校的课程学时安排(包括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课)。《专业规范》对规划培养的核心课程进行了明确,共包括10门核心课程,并对学时提出了相应要求(表3)。当前,部分高校对原有课程体系如何适应未来发展展开了积极探索,如对原有的城乡规划原理与城市总体规划类课程进行调整(表4)。


表3 《专业规范》推荐的核心课程


表4 原有课程及其调整后的名称

研究进一步汇总了各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必修、选修课程(排除了部分数据缺失的高校),并将其纳入《专业规范》的专业核心课程框架。由于《专业规范》对课程课时提出了底线要求,可以根据课时的多少将专业核心课程划分为课时严重不足、课时不足、课时相对不足、课时基本满足、课时达标、课时相对丰富和课时丰富7个层级,并利用Python的Seaborn库进行分析(图3)。

图3 专业核心课程课时达标热点图

通过对高校专业核心课程的纵向对比发现,所有核心课程的课时均处在基本满足及以上层级的高校仅有1所,课时均处在相对不足及以上层级的高校占35.7%,92.9%的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存在课时相对不足、不足或严重不足现象。此外,各高校出现不同程度的课时不足情况,1门核心课程课时不足的高校占57.1%,两门核心课程课时不足的高校占21.4%,3门核心课程课时不足的高校有1所,1门核心课程课时严重不足的高校有1所。


2.4 实践适应性

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毕业设计、社会综合调研、规划师业务实践、写生(色彩、素描)实习、毕业实习、总体规划实习和认知实习等。然而,研究收集的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文献中,与“实践”相关且频率高于10的词汇由高到低依次为“规划实践、实践经验、实践探索、编制实践、应用实践、工作实践、实践教学、实践案例、实践路径和创新实践”。相关数据表明,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以规划和编制实践为主要导向,且实践内容以新旧体系的融合导向为主,即融合原有的专项规划和城市更新等内容。当前,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在本科阶段设置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总体上看,实践课程的设置具有专业应用性、规模多元性、开放交互性等特点。此外,“规划师业务实践、总体规划实习与规划实践、编制实践”等关键词的联系较紧密,这类实习以规划工作实践为主。但毕业设计、写生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以多学科知识培养为主,与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的适应性有待提升。


3 适应性优化策略


3.1 生态适应性——基于“社会—生态”网络理论的多阶段优化

城乡规划学作为一门研究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内容的城市巨系统学科,需要进一步融入社会学、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石楠等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时,应加强对学生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的培养,鼓励高校招收社会学、生态学等专业的学生攻读城乡规划学硕士,培养复合型人才。

社会—生态网络运用网络理论对社会—生态系统的社会学和生态学层面的关系进行质性研究,这种将社会与生态的相互关系进行节点网络化的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城乡社会与生态耦合关系的研究。研究选择“社会—生态”网络理论作为研究视角,从社会和生态的交互特征出发,将不同课程划分为不同的节点(表5),借鉴张萌萌等构建的社会—生态网络类型,探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内容体系的适应性优化策略。


表5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网络的规划课程分类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可以通过分阶段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促使规划专业人才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课程网络类型1至课程网络类型3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因此研究提出根据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时间段的不同,将课程时间段与课程网络类型相结合,于课程网络类型1之前与课程网络类型3之后分别新增基础阶段和融合实践阶段,如图4所示。

图4 新增课程及其对应的培养时间示意图

(1)基础阶段的新增课程。在大一学年应设置培育生态价值观的课程,并将其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形成具有城乡规划学科特色的思政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促使学生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态价值观。

(2)类型1阶段的新增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态系统思维,大二学年可以进行以下课程安排:①开设社会学和生态学课程,增强学生对社会和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特征、相互关系的认识;②开设生态建筑等相关课程,探索“双碳”背景下建筑发展的新趋势,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生态理念对学科发展的影响;③开设生态规划类课程,如中国矿业大学的生态修复规划课程,即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对矿区自然本底进行恢复,在恢复土壤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让学生掌握社会—生态网络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态价值观。

(3)类型2阶段的新增课程。在大三学年开设社会—生态融合类课程,基于“社会—生态”网络理论,结合高校所在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特点,探讨不同类型的社会和生态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例如,北方寒地城市的高校开设的寒地城市产业规划课程,将寒地地区的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空间、气候条件等作为生态节点,将产业、公共服务设施等作为社会节点,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方式,并探究如何通过自然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课程考核内容是开放性合作课题,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若干社会节点和若干生态节点,描述并解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同类或跨类相互作用关系。

(4)类型3阶段的新增课程。为提升学生将“社会—生态”网络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可在大四学年新增社会—生态实践类课程。对于融合生态学理论的城市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可设想其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市社会调查”。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方法,还要求其结合当下实际,如全球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报告等方式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探讨社会节点、生态节点的实践,并分析验证两者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5)融合实践阶段的新增课程。为提升“社会—生态”网络理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的能力,在大五学年的毕业实习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单位,这些单位不限于传统的规划设计机构和政府部门,还包括土地管理、生态环境研究机构等。此外,还可以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加入“社会—生态”网络理论指导下的规划设计,并通过社会—生态网络节点进行细化验证。例如,对于“基于‘社会—生态’网络理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选题,可以分析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包含哪些类型的社会节点(人类活动)和生态节点(植被、鸟类),根据理论提出设计目标和原则(保护和恢复湿地功能等),形成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建立模型等方式收集数据,验证规划设计方案对改善公园中不同节点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对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3.2 体系适应性优化

参考学者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城乡规划体系之间的区别,体系适应性可分为规划导向适应性和技术方法适应性两类。规划导向适应性主要指从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向省—市—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演变,主要体现为空间增长发展向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转变。在适应这一转变方面,同济大学的做法值得参考。一方面,同济大学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城市更新设计类竞赛交流,如圣戈班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另一方面,同济大学积极与各地自然资源局、组织部开展合作,如与安徽省六安市、江西省抚州市各单位合作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此外,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的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了空间规划方法概论、气候适应性设计概论、景观社会学,以提升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导向的认知能力。在技术方法层面,国土空间规划对规划师数理统计能力的要求更高,如近期自然资源部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的城市体检评估项目要求对上海市各区的建筑面积、楼层等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这些工作需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等先进技术。这就要求规划从业人员具备遥感、图像识别等知识和技能。为响应这一需求,同济大学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中引入Python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城市分析方法、城市模拟与规划、数字化设计前沿等课程。同济大学的这一做法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3.3 课时适应性优化

基于以上研究,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及开设课程的情况进行学时的适应性优化,大部分高校都需进一步对核心课程学时进行相应优化(图5)。城乡规划核心课程学时的增加一方面满足了《专业规范》对核心课程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兼容”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例如,在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阶段的课时设置中,通识必修课占31学分(595个学时)、通识选修课占4学分(68个学时)、大类基础课程占16学分(272个学时)、专业基础必修课占36学分(612个学时)、专业必修课占62学分(5 848个学时)、专业选修课占19学分(323个学时),共7 718个学时,其中专业类课程课时占比约为70%。此外,是否在坚守《专业规范》原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土地资源管理、机器学习等交叉类学科课程有待进一步商榷。

图5 课时优化矩阵图


3.4 实践适应性优化

实践适应性优化主要指加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通过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参考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可以从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优化3个方面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

在产教融合方面,搭建与实践类课程相契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在学校层面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渠道。例如:同济大学研九党支部与上海平凉路街道等多个街道办共同开展了社区更新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实践学习的场所;同济大学与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开展“小小社区规划师”活动,以更好地落实“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

在创新创业方面,同济大学在课程安排中将创新创业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以“真题真做”“真题假做”等方式加强以项目驱动的实践型教学,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交互式体验,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后的角色转换提供宝贵的经验。例如,同济大学2023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开展的“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公交通达最后一公里问题及策略研究”“历史建筑再利用案例分析”“基于深度学习和可视化的校园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创新项目,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实践类探索研究。

在实践课程优化方面,应当进一步优化美术类等课程。由于国土空间规划降低了对规划设计的美学要求,提升了对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多所规划院校已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消了原有长达5个小时的快题考试。因此,在城乡规划更加强调政策性和理性的背景下,可以适当缩减软件类和美术类的课程课时,在相关规划设计课程中提升学生的软件自学能力,并参考同济大学的经验,增设类似的课程。


4 结束语


当前,城乡规划教育与国土空间规划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培养方案适应性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城乡规划学科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必由之路。当前,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对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本文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城乡规划学科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适应性关系进行了探析,以期为规划领域的人才培养发展提供参考。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