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师论坛】英国规划师职业价值观教育经验与启示
规划师杂志社   2022-09-25 19:48:31
 

摘 要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和“新工科”的建设,对规划师的职业价值观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规划师职业价值观的内涵,提出需要培养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三类职业价值观。同时,选取英国有代表性的6所大学,纵向对比了10年来其职业价值观课程的变化特点和内容构成,在此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构建、教育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创新三方面提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建议,以期为我国规划教育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职业价值观培养;规划教育

[文章编号] 1006-0022(2022)07-0037-06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识码] A

[引文格式] 刘慧雯,袁媛.英国规划师职业价值观教育经验与启示[J].规划师,2022(7):37-42.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共中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和深化改革、美丽发展、创新发展等新目标,意味着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模式和路径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201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框架,这是对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乡规划体制机制的创新。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手段,其核心职能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这要求规划师树立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的职业价值观,坚守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部提出推进“新工科”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这为新时代规划教育改革和规划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范式,也对规划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接受高等教育是规划师开展规划实践工作前最重要的环节,而贯穿课程体系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则是帮助规划师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英国作为最早进行城市规划系统教学的国家,历经百余年发展,其规划教育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以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探讨规划师职业价值观的内涵,其次分析英国有代表性的6所规划院校的职业价值观课程(以2022年课程为主,辅以对比2012年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以期为我国规划教育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参考。


1 规划师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1.1 国土空间规划时期规划师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多由社会和职业规则等共同决定,涉及主体处理公众、业主等的关系,对于规划师而言,则面临更加复杂的价值问题。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决定了规划师必须为全体公众提供长期利益服务,职业价值观教育也需要贯穿于规划教育的全过程。规划作为利益分配的重要工具,承担着协调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各种复杂关系的责任。职业价值观是引导规划师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中做出正确抉择、实现利益平衡的社会规范,规划师应认识到自己的决策可能造成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在国家发展转型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注重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要求规划师树立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的基本价值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求从人的需求出发,平衡多方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文明价值观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文化传承价值观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应关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奠定空间基础。


1.2 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提出的规划师职业价值观

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认为规划师最重要的准则在于“平等与尊重”,并将这一准则融入专业教育中:①树立机会均等、社会公平、经济福祉和资源高效利用的价值观;②尊重政府与公众在民主社会的角色,不偏不倚,协调多元利益;③尊重文化、意见和意识形态的多样性,不偏不倚;④保护自然环境与历史遗产;⑤遵守执业道德。

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将价值观念融入教育评估大纲,通过动态、严格的规划教育保证规划师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为符合教育评估要求,英国主要规划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注重将社会公平、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等职业价值观融入课程体系中。新时代我国规划师的职业价值观与英国规划师的职业价值观在维护社会公平、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历史文化三方面有着相近的观点,因此探讨英国规划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对于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2 英国规划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1909年,利物浦大学创办了英国最早的规划专业—市政设计(Civic Design),至今其规划教育已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经了后工业化转型、城市更新、环境治理等阶段。英国的规划专业教育不断完善,已构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师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

本文选取英国卡迪夫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物浦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6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及职业价值观教育。选取原因如下:首先,6所大学的发展背景与所在城市的特点不同,规划专业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谢菲尔德大学的规划专业以地理学为背景,课程体系偏向社会学;作为率先创办规划学科的院校,利物浦大学以建筑学为背景,融入GIS等新兴规划内容,侧重学生规划技能的提升;卡迪夫大学更加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融入较多地理相关课程;曼彻斯特大学的规划专业由其优势专业—景观专业发展而来,具有浓厚的景观生态色彩;纽卡斯尔大学聚焦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以期解决当地的文化复兴问题;伦敦大学学院的规划专业更加关注城市管理与住房问题。其次,为应对城市不同的发展需求,大学内开始细分专业方向,如利物浦大学细分的城市复兴方向侧重解决更新过程面临的复杂社会文化问题,景观方向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本文结合2012年对6所大学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分析,通过纵向对比规划教育10年的发展,以便更清晰地呈现出英国规划师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演变趋势。


2.1 职业价值观课程的设置体系

目前英国的城市规划专业多为三年制和“3+1”制两种模式。6所大学根据专业课程的重要程度分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可以将其归纳为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观和实践四类课程。统计6所大学的四类课程(涵盖多方面内容的课程会被重复统计),发现知识类课程处于核心地位,约占总数的一半(37%~69%),技能、职业价值观、实践类课程缺一不可。各大学的职业价值观课程数量(3~13门)和比例(12%~33%)相差较大,主要在于各大学的办学背景和教学特色有所不同。对于同一所大学(如伦敦大学学院),其专业方向不同(如城市设计与管理方向和城市更新方向),职业价值观课程也有所不同。不同大学的职业价值观课程都有着较高的比例,从侧面反映了职业价值观对规划学科的重要性。

比较2012年和2022年6所大学的课程,发现职业价值观课程比例从2012年的7%~26%上升到2022年的12%~33%,比例上升显著,说明职业价值观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其中,曼彻斯特大学的职业价值观课程比例更是从2012年的7%上升到2022年的29%(图1)。

图片

图1 2012年与2022年英国主要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例对比示意图

资料来源:2012年数据根据参考文献整理,2022年数据来源于英国各院校网站上的课程设置内容。


2.2 职业价值观课程的变化特点

比较2012年和2022年英国6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职业价值观课程内容的构成可知,2012年各个大学的职业价值观课程聚焦于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问题,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职业价值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2022年各个大学均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两方面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目前,英国主要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职业价值观课程主要为社会公平、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三类(图2),其中社会公平类课程处于核心地位(33%~67%)。不同院校由于办学背景与特色不同,对三类职业价值观课程的侧重点也不同,如依托景观专业发展起来的曼彻斯特大学,其规划学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观。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方向,其职业价值观课程的侧重点也不同,如利物浦大学在景观方向上设置了更高比例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课程。

图片

图2  2022年英国主要大学城市规划本科专业职业价值观课程内容构成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英国各院校网站课程整理。

6所大学的职业价值观课程设置从规划学科的特点出发,注重问题导向和应用导向,强化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整合知识的能力,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融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公平、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三类课程具有差异化的课程内容:社会公平类课程聚焦于社会问题分析、社会资源配置和规划政策制定;生态环境类课程侧重于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和环境相关政策的制定历史文化类课程以文化影响和文化保护传承为主,少部分历史文化类课程会介绍文化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相关理论。此外,部分院校直接开设规划伦理课程,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3 代表性课程内容

2012年,英国6所大学的职业价值观课程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开设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职业价值体系;二是将职业价值观融于对社会现象和问题分析的课程中。这一时期,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相关的职业价值观课程较少(表1)。


表1  2012年英国6所大学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与职业价值观相关的课程一览

图片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2022年,英国6所大学设置了多样化的课程,多角度、多层次地向学生传授相关内容,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表2)。其中,低年级的职业价值观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做出相关价值判断;高年级的职业价值观课程注重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解决措施。例如,利物浦大学借助多样化的课程,融入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关的职业价值观。对于低年级学生,主要讲述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全球挑战:发展与不平等”(Global Challenges: Development, Inequality, Alternatives)课程从文化学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全球发展不平等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认同观,理解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对于高年级学生,更加注重训练学生运用规划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社会和空间不平等”(Social and Spatial Inequalities)课程揭示社会问题与空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社会问题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规划手段解决相关问题。


表2  2022年英国6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与职业价值观相关的部分课程

图片

资料来源:根据英国6所大学网站上的课程设置内容整理。


2.4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012年,英国6所大学在职业价值观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主要为课堂讲授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相融合。2022年,6所大学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根据课程内容与要求,通过社会调查、角色扮演、分组辩论等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实践中加强领会。例如,卡迪夫大学在“社会、多样性和规划”(Society, Diversity and Planning)课程的教学中增加辩论环节,教师根据社会话题设置辩论主题,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有助于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谢菲尔德大学在“环境挑战”(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独立寻找并分析环境问题,运用所学的规划理论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卡迪夫大学在“研究地理与规划中问题”(Researching Contemporary Issues in Geography and Planning)课程的教学中,更是将实地考察融入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强化对理论的认知,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我国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3.1 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改变过去“效率至上”的发展理念,追求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这要求规划师肩负时代与历史的重任,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城乡发展问题。专业教学是落实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规划课程体系需要结合规划专业特点,融入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三方面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并将其贯穿在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从而保障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图3)。国内规划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主要由理论课和设计课构成,辅以专业实习课,如何在现有紧凑的课程体系中推动职业价值观教育,需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各规划院校等的协同,探讨建构一个满足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传递新时代的职业价值观。可以在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中融入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逐步完善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价值认知即让学生系统性地了解有关社会、生态和文化的理论、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和价值观;价值实践即培养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价值观导向,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能辩证看待其背后的利益纠葛并做出合理的选择。

图片

图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职业价值观课程体系示意图

课程体系建设反映了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目标,在规划专业办学背景多样的情形下,高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内容。例如,以建筑学为背景的传统工科院校需要强化社会公平公正和文化传承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懂得去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留住城市文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空间角度去解决社会和历史保护问题,服务于生活在空间中的人,发挥规划专业的空间优势;以地理学为背景的规划院校应发挥地理学处理人与资源环境关系的优势,将相关理念和技术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环境优先的职业价值观,推动国土空间有序开发和永续利用;以管理学为背景的规划院校应围绕城市公共政策、城市与区域治理等特色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平公正意识及多样性看待社会问题的辩证思维,强化资源配置和组织效率能力。


3.2 设置循序渐进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

职业价值观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结合规划专业的特点,循序渐进、分阶段训练和培养。在低年级,应让学生系统了解社会、环境和文化相关理论,树立维护社会公平、保护生态环境和传承历史文化的职业价值观。例如,在城市社会学、社会调查等课程中,通过分析社会不平等问题及产生该问题的原因等内容向学生传递以人为本的职业价值观;依托城市生态学等理论课向学生传递生态文明的职业价值观,使学生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分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等;借助文化地理学等课程,帮助学生认识文化对城市景观和人文氛围的塑造作用,使其树立文化认同的价值观。在高年级,则通过实践项目等课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并做出合理设计。规划设计课可以让学生面对实际或虚拟项目,对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最为直接和深刻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在新增部分职业价值观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职业价值观内容嵌入已有的规划设计课中。例如,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等设计课程中,让学生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并分析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关注弱势群体,准确处理好规划与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运用规划设计手段改善人居环境。


3.3 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

国土空间规划赋予了城乡规划专业新的时代内涵,亟待丰富与优化教学方法,以向学生有效灌输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各院校可以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教学环节和方法创新,通过多样化手段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在专业理论课中,可在传统教师授课的基础上,灵活安排案例分析、研讨交流、社会调查和分组辩论等内容,提升学生对职业价值问题认识的深度,使其理性对待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对于设计课而言,通过各种类型的规划设计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规划设计对人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自觉维护公共利益。例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中,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等方式,站在不同利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角度设想规划方案,切身感受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强化职业价值观认知。


4 结语


历经百年发展,英国在规划师职业价值观培养方面依托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构建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本科课程体系,为规划师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适应时代和学科需要,相比2012年的课程设置,英国6所大学均提高了职业价值观课程的比例,从着重社会公平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转向均注重对社会公平、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三类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方法也日渐多元化。英国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教育提供不同层面的启示。本文以完善城市规划本科职业价值观教育为重点提出初步建议,值得注意的是,未来规划师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还需要政府、社会和行业多方共同努力,从而提高规划作为治理手段的社会、生态和文化效益。另外,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不仅需要贯穿于本科阶段教学的全过程,还需要体现在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和职业规划师的继续教育中,在国土空间规划时期,规划师需要在人文、生态和文化方面坚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注 释】

①201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②2017年,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中提出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③根据各院校官网课表显示,曼彻斯特大学、利物浦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的课程设置体系为三年制模式,卡迪夫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课程设置体系为“3+1”模式。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