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广角】双城经济圈内的重庆主城区与周边各区流空间特征研究
规划师杂志社   2020-12-09 17:11:51
 
量要素的静态绝对中心性和相互关系。

(二)流空间可以更直观反映基于功能差异的结构体系

对区域空间格局,我们习惯用“中心+ 外围”圈层结构、“环形+ 放射状”轴带结构及多中心等来认识,更多是基于位序—规模等级化结构在空间上的形态分布,难以描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流空间可以基于要素流动的扁平化差异分工来认识区域空间格局。

例如,珠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该区域形成差异化联系的多核心空间格局:广深核心之间,广州门户城市特征明显,而深圳经济中心特征突出;广佛之间形成高频通勤的同城化联系,深莞惠形成产业上下游的强联系,珠中江都市圈中江门、肇庆成为物流、人流等单要素强联系节点。长三角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尽管上海、南京和杭州等核心城市是多要素强联系节点,但信息流、客货流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特色功能的小城镇在流动空间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要素聚集作用。

通过对节点的识别,以及基于节点功能认识基础上的结构体系重构,有利于形成更合理的空间格局,推动各节点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要素市场配置,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重庆直辖以来,市域空间结构经历了三大经济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四大板块(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渝东北、渝东南)—一圈两翼(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四大片区(主城片区、渝西片区、渝东北片区、渝东南片区) 的演变。其中,以主城区为中心、1小时车程的渝西区域通常被认为是与主城区经济联系紧密的区域。

从人流、物流与资金流等要素流动情况看,主城区及其环绕的一小时车程所包含的区域是要素流动最紧密、最活跃的区域。基于此,本研究的对象为主城区及周边的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含万盛经开区)、大足、璧山、铜梁、潼南和荣昌12个区所组成的区域。该区域地理特征与资源承载能力相似、经济发展阶段相似、历史人文资源相近,总面积为2.87万平方公里,占重庆市域的1/3,而城镇人口和GDP均占重庆市域的2/3,是全市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人流、资金流、客流与货流4类流数据,其中人流来源于中国联通手机信令数据,资金流来源于企业互投数据,客流、货流来源于高速公路卡口的客运、货运流入流出数据。
本研究采用尼尔的递归中心性和递归控制力公式,定量计算各区在要素流空间中的中心性和辐射力。

首先对人流、客流、货流与资金流进行单要素流动连接度评价,既识别出流连接节点,也评价流连接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基于单要素评价结果,计算各节点的递归中心性和递归控制力值,其中递归中心性主要衡量某节点在要素流动空间中连接其他节点的数量多少,体现要素流动中心性;递归控制力主要衡量某节点在要素流动中具有连接关系的强弱程度,体现辐射力和影响力。计算公式如下:



三 重庆主城区与周边各区流空间特征分析

(一)单要素流空间特征

(1) 人流空间向主城区单核聚集,各区之间人流特征与空间紧邻关系一致。

从研究区域看,人流空间呈现面向主城区的单核聚集态势,其中主城区与江津、合川呈人流双向强联系,长寿、綦江呈面向主城区的单向强流动,万盛则与主城区呈双向弱流动。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