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系列专版】国土空间规划中发展战略规划路径转变:框架、愿景到绩效——湛江、黄石与北海的对比研究
规划师杂志社   2020-11-27 09:52:22
 
发展的愿景型。这两类受限于过往发展战略规划的条框格局,其成效尚未达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有效传导与绩效保障要求。三是随着人本理念的提升,通过创新和探索,强调“用户需求”的可测度、可考核的绩效型。

二 国内当前三类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解析

基于上述对近期国内发展战略规划的三种类型的划分,本文分别结合三个城市实践案例展开比对:框架型选取湛江在2019年开展的发展战略规划,愿景型选取了黄石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而绩效型选取了近年北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的发展战略规划专项。

(一) 框架型——以广东湛江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2018年,广东省政府确定湛江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为了更好地应对空间发展,特别是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紧迫时期,湛江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新时期发展战略规划的前置编制工作。规划通过搭建空间结构框架来落实战略思路,体现出四大特征(表1)。

表1 湛江空间发展格局多模式比较

资料来源:《湛江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 年)》。

1.纵向贯彻的协同规划

湛江发展战略规划立足国家顶层和粤地的战略设计要求,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提出地方发展的使命与责任,提出空间的统领结构,实现发展战略规划从上至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传导。

2. 着眼当下的务实规划

发展战略规划面对湛江当下的城市发展困境,明确了城市发展方向、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等战略性内容。例如,对中心城区进行多方案推演,形成了最适合湛江“拥湾发展”的新湾区组团城市功能空间布局。

3.迅速反应的“有用”规划

同样作为非法定的宏观层面的规划,湛江发展战略规划是近一时期有效地对城市建设发展进行引导与控制的实效规划,同时又力求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前置引导。

4.面向未来的结果规划

重点关注湛江发展的“山、海、城、田”等资源和空间的配置导向,呈现对规划的蓝图式描绘,彰显湛江的独有城市文化与空间的价值愿景。虽处于新时代,但此次湛江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还留有过往国内发展战略规划构建的影子,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无法有效层层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上下传导、土地用途的管制及精准落地。

(二) 愿景型——以湖北黄石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黄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工矿城市。经济全球化以后,黄石所在区域竞争愈发激烈,功能需求日益复杂和多元,城市发展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城市地区核心化或边缘化的可能性并存。为了更好地应对转变和参与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黄石市政府设计了面向“百年大计”的远景规划,即黄石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黄石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从“蓝图式”的空间结构转向了“共识型”纲领。同时,通过调动全社会资源,“众筹智慧”,在区域协同、城市空间、产业转型、绿色安全和文化提升五个角度提出了发展共识,重点体现两大方面:

1.多层次、重内涵的共识

在区域协同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黄石发展的脉络肌理、放大时空尺度的多层次视角进行研判,融入武汉都市圈,实现从磁湖时代走向大冶湖时代(图1)。


图1 黄石融入武汉都市圈功能架构图
资料来源:《黄石2049 远景发展战略规划》

2.多部门协同、重过程的共识

城市发展目标由关注经济增长转变为实现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等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