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广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规划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网络研究
规划师杂志社   2020-11-18 17:08:51
 
01118171142594259.jpg" border="0">
图2 协同创新网络模式图

(二)网络构建模拟

本文利用复杂网络分析软件Gephi构建规划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其构建过程呈现了协同创新网络是如何从多个单一的规划院校,通过关联形成稳定的院校群落后达到全网络平衡的状态。具体步骤如下:①院校个体的导入和院校之间关联的建立。随机导入研究数据底板中所有的院校个体,且所有个体都是均等化随机分布的,再依据网络生成原理创建院校个体之间的两两关联(图3-a)。②通过Force Atlas 2布局使得协同创新网络达到动态平衡。Force Atlas2布局是指图论在图形绘制实践中遵循力学原理来布局图形,其遵循胡克定律和库仑定律。在Force Atlas 2 布局作用下,网络中各节点会同时受到引力和斥力,最终达到动态平衡(图3-b)。③网络被模块化为若干个稳定的群落。通过Gephi 软件的模块化方法,将协同创新网络中的节点以不同颜色进行分组和模块化,形成稳定的“网络中的网络”,即群落(图3-c)。这些群落是具有一定内在结构、规模和边界的集合,内部具有较高的相互关联度,但和外部其他群落的相互关联度较低。


图3 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图


三 规划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可视化分析

规划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呈现关联密集且非均质化的特征,共包含了68所中国主要规划高校在内的2096所国内外规划相关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网络总体模块化指数为0.879,具有相当好的群落划分情况和群落结构强度(图4)。模块化指数的大小默认范围为[0.5,1],主要取决于网络群落划分的情况,旨在定量地衡量网络群落划分的质量。其值越接近1,表示网络划分出群落结构的强度越强,也就是划分质量越好。


图4 规划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可视化示意图

网络节点的大小表示该规划高校知识创新的产出多少,节点越大,说明知识创新产出的数量就越高,反之亦然。同时,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关联线粗细表示两所规划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次数的多少,关联线越粗,则说明两者之间的合作次数越多,协同创新更加紧密,反之亦然。此外,网络节点所在整个网络中的相对位置也反映了该节点的全网络关联性,如果一个节点处于整个网络中相对中心的位置,则说明该节点具有较高的全网关联度。

(一)规划高校协同创新网络的群落性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软件Gephi的模块化整理,规划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可被模块化分成13个稳定的院校群落(表1)。


表1 13个中国主要规划高校群落

资料来源:笔者基于Gephi 的模块化分析数据整理得出。

第一个群落以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领军院校(机构、组织或企业),包含了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主要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城市群区域。

第二个群落以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为领军院校(机构、组织或企业),包含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等,主要位于粤港澳城市群区域。同时,个别海外院校也出现在这个院校群落中,如英国卡迪夫大学等。

第三个群落以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为领军院校(机构、组织或企业),包含了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市规划局等,几乎都位于江苏省。同时,一些临近省的大学也包含在该群落中,如安徽省的安徽建筑大学等。

第四个群落以清华大学为领军院校(机构、组织或企业),包含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林业大学等,基本都位于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