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教育】规划师角色分异视阈下规划专业价值观教育策略
规划师杂志社   2020-11-06 16:17:52
 
公司工作。这些公司按照市场规律运营,服务业主,对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权益考虑不足。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在规划时主要考虑方案构图是否合理、图面效果是否美观等,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规划的社会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等问题。当前,我国57.9%的规划人才流向设计类公司,此类规划师群体庞大,其秉持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亦很大。因此,在工作中应有高于纯市场行为的责任感,秉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在为雇主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应保障“潜在雇主”(公众)的利益。

3.基层社区类

基层社区类规划师是致力于社区管理、更新、复兴等事务的服务和管理者,主要工作是传播规划知识、建立公众参与规划渠道、审查规划成果并参与指导规划建设。当前社区规划师和乡村规划师制度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逐步推广,社区规划实践也逐渐活跃。但此类角色在我国尚未有稳定的模式,并未全面普及。随着公众参与在深度与广度上的提升,以及社区利益保护认知的加深,此类角色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此类规划师应清楚自己肩负着居民的利益诉求,为保障本地居民的利益,在居民和政府间进行协调;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做到“为民请愿”,在向居民讲解规划、听取意见的过程中,也要积极传达和普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促进各方达成共识。

二 国内外规划专业价值观教育差异分析

(一)我国规划专业的价值观教育

我国城乡规划教育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开设规划专业的高校数量增长迅速(图2),截至2016年已达227所,到2019年通过评估的有50所(不含港澳台),包括民族院校、艺术院校、财经院校、师范院校、理工院校及农业院校等(图3)。据统计,这些高校每年招收本科生约8600人,硕士生约1200人,培养规模稳步扩大。


图2 开设规划专业高校的数量增长情况


图3 规划院校类别分析

高校对规划专业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教师授课及实习实践等环节来达成。在课程设置上,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等思政课程来培养价值观。这些课程具有基础作用,但在专业价值观的培养上难以深化。目前,《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育基本要求—城乡规划专业》中未要求独立设置价值观课程,但部分课程会涉及价值观内容。在具体授课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传递价值观,以案例教学等方式训练其价值判断能力。可见,教师个人所秉持的价值观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建立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高校在教师的价值观评判上很难制定出合适的内容要求和考核标准。

除高校外,最能影响规划专业价值观教育的还有政府部门和社会行业组织。

政府部门的影响主要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委”) 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 对高校教育过程、教育质量、教学条件等的监督与指导来达成。评估委编制的《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评估文件(2018年版)》中涉及规划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社会阶层,掌握社会价值取向等。教指委编制的《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 年版)》中未对价值观教育作明确要求,但其会在规划教育年会上举办社会综合实践调研、交通出行创新实践等竞赛,以交流和评优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价值观认知能力。此外,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持的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中,关于规划师价值观的考察也存在不足。

社会行业组织由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UPSC) 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CACP)为主的学术团体与职业团体组成。一方面,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与交流、出版学术书刊、举办各类公益活动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举办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工作营、论文竞赛、设计竞赛等来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力度。

可见,高校和政府部门在规划专业价值观教育方面尚缺少系统性培养方案。社会组织对价值观教育的引导作用相对突出,但无法进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