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pt;">基地内部有多条城市高架桥、主干道和次干道横穿而过,且各道路与中环绿地相交的现状道路交叉口没有采取相关安全措施及保障中环绿地连续性的措施,若将来要将中环绿地打造为徐汇区慢行系统的一部分,慢行交通的连续是未来中环绿地交通设计的重点之一。
(3)功能方面:中环绿地与周边现状功能的联系还需加强
基地穿过徐汇区虹梅路、康健新村和凌云路,中环绿地北部为漕河泾开发区,周边以商务办公为主,中部和南部周边用地以居住功能为主。目前中环绿地北部与漕河泾开发区融为一体,南部虽与周边居住小区融合,但景观功能还有待完善,中部漕宝路至梅陇路段现状景观比较零碎、未完全开发、景观品质较低,且与周边联系较弱。
(4)空间方面:中环绿地与徐汇区开放空间系统缺乏渗透连通
基地现状有6条水系横贯穿过,其中蒲汇塘、漕河泾港宽度在25m左右,淀浦河宽度最宽(约54m),这三条河是徐汇区最主要的横向水系,共同组成徐汇区最重要的3个横向开放空间系统,但现状水系与基地交汇处均为硬质垂直型驳岸,缺少亲水活动空间,整体品质较差。综上所述,规划需从现状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解决现状问题,促使绿带的活力复兴。
二 中环绿地系统规划的总体定位及路径
(一)总体定位
立足于上海、徐汇区及中环绿地片区发展的要求,规划结合中环绿地的区位优势及发展基础,将其定位为“趣享中环,绿动纽带”。规划构建一个连续、有趣、生态和友好的城市,打造自然与人皆可共享的开放空间,搭建一条将片区活力、文化和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依托城市高压走廊的更新改造,发挥其区位优势及高压走廊的特质,将其打造为上海中环城市景观界面、徐汇区慢行系统的组成部分及片区活力综合景观廊道。
(二)规划路径
在对现状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为保证中环绿地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延续城市文化记忆,促进高压廊道景观的复兴,规划从功能分区、交通连续、空间融合及景观复兴四大方面提出中环绿地的规划路径(图3)。
图3 中环绿地四大规划路径示意图
(1)功能分区
规划基于统筹考虑中环绿地与周边城市功能及提高绿地服务性与共享性的原则,将中环绿地分为4个不同区域:商务办公区、樱花烂漫区、铁路绿地区和社区休闲区,并通过对各片区周边功能的研究,对各片区进行合理的定位。
(2)交通连续
在交通方面,规划认为需解决好绿地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的连续、便捷、安全问题,外部交通应使市民借助城市公共交通和设施能快速便捷地到达中环绿地,内部交通则需注重绿地之间的连续性及市民在使用绿带时的安全、舒适问题。
(3)空间融合
在空间方面,规划应注重中环绿地与周边开放空间的融合,尤其是在与徐汇区3个主要横向开放空间的相交处,空间的处理应遵循开放、共享的原则,保持空间的连通性、渗透性;应注重与周边不同功能用地的城市界面的融合,针对周边不同的用地功能采取不同的空间融合边界模式。
(4)景观复兴
在景观方面,一方面通过加大安全宣传消除公众对高压走廊的恐惧感;另一方面通过提高防护绿带的景观品质及空间活力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促进片区的活力复兴。
三 中环绿地系统规划内容
规划以“趣享中环,绿动纽带”为总体定位,旨在打造一条有趣的、共享的、绿色的、生动的景观绿带。规划紧密联系绿地周边用地功能,将绿地分为四大主题片区,并通过一条主要的慢行绿道联通四大主题片区,同时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