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四季皆宜、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公园。
(三)修复生态系统
以公园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充分利用和优化公园的地理、水文、生物等丰富资源,在现状开发建设的基础上,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开发程度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在开展休闲娱乐和游览观光活动的同时,重点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园生态环境,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服务设施
合理分析设施配建需求和使用标准,在现状基础上,用更新织补的理念修复服务设施、完善公园内主要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多级服务设施网络,全面提高公园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公园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公园的环境品质。
(五)发掘地方文化
以公园为载体,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借鉴,传承地方文脉,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主题元素的提取,将设计语义融入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设计中,形成风格统一、文化内涵丰富的高品质公园文化景观。
三 规划内容
南湖公园是长春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春市生态系统格局的核心因素。规划以现状调研结果为基础,以“城市双修”理念为支撑,以公园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公园良好的认知度为媒介,充分利用和优化该地区的地理、水文、生物和人文等丰富资源,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林”“景”“湖”三大资源要素,并融入多功能的服务设施,通过完善景观游憩体系,制定专项发展策略,将南湖公园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游览景色宜人、游憩服务设施完善、休闲活动内容丰富及历史情怀永驻的市民休闲活动基地。
(一)现状问题及改造方案
为编制好南湖公园的规划,项目组进行了翔实的调研工作。调研内容多样,包括现状客源及游客容量、园路及铺装场地、服务设施、建(构) 筑物、地形竖向、动植物现状等部分;调研手法丰富,分别采用实地测量、GIS分析、问卷调查、无人机航拍、居民走访、大数据统计和动态观察等方式。
结合现状条件,规划以问题为导向,对功能或景区划分、景点设置、出入口位置、竖向及地貌、园路系统、水域系统和植物布局,以及建(构) 筑物的位置、规模、造型和各专业工程管线系统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南湖公园存在布局杂乱无章、文化氛围不浓、生态保护不足、功能结构单一和服务设施缺乏等系列问题(图1~图4)。针对这些问题,规划以生态保护、服务设施、工程设施、海绵城市、智慧园区和旅游营销等为切入点,在“城市双修、微更新”理念指导下,提出科学合理布局、融入历史人文、治理生态环境、优化服务设施、统一建筑风格、应用智能系统和建设海绵公园等详细解决对策(表1)。
图1 场地位置示意图
图2 植被分布示意图
图3 高程、坡向、坡度、阴影GIS 分析图
图4 公园现状交通分级示意图
表1 园区现状问题及改造方案对照
(二)规划重点
南湖公园通过挖掘古典园林精髓,传承中华文化文脉和创新观赏游憩体验,打造设施完善、自然生态、功能齐全、文化自信及具有民族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园。规划在空间格局、功能布局、生态环境、服务设施及地方文脉五方面进行重点规划。
(1)在空间格局方面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