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广角】社区建成环境对呼吸健康的影响研究 |
规划师杂志社 2020-10-14 16:56:32 |
|
an>
本文选取重庆渝中区的大溪沟片区与重庆天地片区“一老一新”两个区域作为研究案例区(图1)。大溪沟片区位于渝中区轻轨3号线( 两路口—牛角沱)、轻轨2号线(牛角沱—黄花园)、石黄隧道、轻轨1号线(七星岗—两路口) 所包围的闭合范围内,共2.72km2,包含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重庆市儿童医院、巴蜀中学、人和街小学及若干住宅。该片区的住房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周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重庆天地片区位于渝中区嘉华大桥、西重线、嘉陵江滨江路所包围的闭合范围内,共1.38km2,包含了天地湖、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天地人和街小学及若干商品房,该区域近年基本完成了周边居住环境的改造,并对配套设施进行了升级。

图1 研究区区位图
在两个研究片区内,课题组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居民进行调查,采集两个社区的居民呼吸健康情况和建成环境情况数据。2019年4月,在研究区共发放250份问卷,调查在研究区居住时间为一年以上的居民。剔除其中信息不全及信息不合格的问卷,最后剩余的有效问卷为205 份,其中男性94人,占47%;女性106人, 占53%。20~40岁的居民有56人,占28%;40~60岁的居民有107人,占53.5%;60岁以上的居民有37人,占18.5%。
问卷数据信息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居民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是否有呼吸遗传病、是否吸烟;②呼吸健康情况,包括最近一年发生急性呼吸疾病的次数、最近一年是否经常咳嗽、最近一年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次数、最近一年是否感觉呼吸急促;③建成环境状况,包括居住区采光及通风条件、住宅是否临近主干道、周围餐饮店和绿化状况等。
三 研究假设和变量选取
(一)呼吸健康变量
在衡量呼吸健康方面,由于仪器的限制,本文并没有采用医学测试的方法,而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排除了具有呼吸系统遗传病、吸烟和有既往呼吸疾病病史的个体,只调查受访者最近一年的呼吸健康情况。从4个呼吸系统状况指标(包括最近一年发生急性呼吸疾病的次数、最近一年是否经常咳嗽、最近一年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次数和最近一年是否感觉呼吸急促)来对样本的呼吸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法得到这四个指标数据后,应用熵值法求出每个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拟合成一个变量作为本次研究的因变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求取呼吸健康综合值(R指数) 作为因变量。参照居民对呼吸健康的自评报告,将R指数分为4个等级:1~1.5为1级,呼吸健康;1.5~2为2 级,呼吸较健康;2~2.5为3级,呼吸较不健康;2.5以上为4级,呼吸不健康。R 指数值越小,呼吸健康状况越好,反之则越差。对比两个研究区的样本可以发现,大溪沟片区的R指数为3级、4级的样本占该片区样本总数的51%,重庆天地片区R指数为3级、4级的样本占该片区样本总数的25.2%。
表1 呼吸指标权重一览
(二)社区建成环境变量
在对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后,结合已有研究,本文选取的社区建成环境变量如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