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设计】基于“精明营建”理念的城市设计探讨——以中山总部经济区滨水城市设计为例
规划师杂志社   2020-10-09 17:01:53
 
单纯物质形态规划设计转向设计、政策和管理的综合性体系,其核心在于:①针对“城市病”提出基于分类方法的城市空间形态控制手段;②融合了城市设计导则和完整的行动指南两大内容;③通过管控城市空间引导城市和社会健康发展等,并具有完整的设计流程和机制。

二 对策:基于“精明营建”理念的城市设计体系构建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 原本是倡导一种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于2000年由美国规划协会组织成立的“美国精明增长联盟”(Smart Growth America) 提出。核心内容是加强存量空间挖潜、社区重建、废弃地利用、紧凑开发和混合功能以节约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成本,鼓励公共交通和步行活动、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环境等。其理念核心可总结为“鼓励、限制、保护与协调”,措施包括“断面规划法”(Transect Planning)、划定城市增长区、填充式开发和再开发、发展权转移等。美国经过十几年积极实践,在控制城市蔓延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建立起跨区域、多层次的城市协作机制,以及高效的综合了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的规划政策工具。然而在实操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具体操作方式缺乏针对城市不同地区特征的进一步细化、测量和评估标准尚待统一、政府组织主导方式对公众参与积极性调动有限、对规划实施后期效果评估和反馈重视不足等。反思中国城市发展,笔者尝试建构“精明营建”理念下的城市设计体系(图1)。


图1 基于“精明营建”理念的城市设计体系示意图

(一)鼓励:建构多维韧性特征的城市空间“统一体”

城市空间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和交通条件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城市设计应主导建立综合的建成环境设计导控体系,以协调、组织、平衡和管理各项人类活动、城市运行和自然演进过程间的关系,从而创新性地保护和提升土地与空间价值。可通过以下手段:①构建适应性方法体系,建立基于“类型学”的城市设计形态导控方法;②构建多维韧性策略体系,提出适应空间动态变迁、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和基于空间综合效能优化的规划与设计方法;③进行核心技术突破与应用,解决城市空间耦合性与适应性问题;④从实施效果评价及反馈机制等层面提出“启动+示范+触媒+全覆盖”的地区城市设计模式等。

(二)限制:建立项目“需求—强度”跟踪调控模型

城市空间兼具开发与保护、公共与私有利益博弈关系。通过城市设计研究建立空间“需求—强度”动态跟踪调控模型,改善以往对发展过程难以进行动态适应和调控的规划体系,包括:①基于经济可行性分析和动态评估方法建立的经济分析模型;②基于多样本分析的动态需求—供给模型;③基于全生命周期模拟分析的建筑和环境组合模型;④基于项目策划和公共功能的多方案评估等。
(三)保护:提供城市“填充式开发”的技术及实施路径

在近二十年城市开发建设热潮中,珠三角主要城市滨水区基本都经历了粗放型和“单一功能”(很多时候是房地产)快速开发的过程,造成城市公共空间资源被占用、环境混乱低效、公共活动缺失和规划统筹长期缺位等问题。优化城市现有空间结构和引入“填充式开发”技术体系的要点包括:①建立标准(城市设计导则)+审查(城市设计总师制度)的精确实施管理架构;②制定多维尺度下城市土地和空间的精细化操作规则(全过程导控);③提出多系统视角的城市空间耦合与适应性设计策略体系;④基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应对三角洲日益增加的洪涝风险)探讨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新方法、技术、机制等。

(四)协调:建立城市“统筹开发”的实施运营管控体e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