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数据治理”的转型: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探索 |
规划师杂志社 2020-07-31 15:04:46 |
|
关监测预警机制(图2)。这些改革政策,可分为三类:一是提出了自然资源领域监测预警的目标、任务,但实际上未形成制度性安排,落实的少。二是与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监测预警相联系的平台建设,提出监督预警系统的内容和目标。三是明确提出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要结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同步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图3)。


从自然资源领域监测评估预警机制的改革政策演变看,“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既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自然资源监测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关于自然资源监测预警的改革要求,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的重要实践与应用,使国土空间规划能用、好用、管用。
(三)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思路
按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导向、实施导向、管控导向和问题导向的要求,结合“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国土空间治理工作网络化、国土空间规划监管智能化和国土空间承载预警实时化的建设目标,坚持底线思维进行约束、上限思维体现发展需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和手段、以协同化思维确保实施的思路,构建信息化应用系统,覆盖国土空间规划从资源评价、规划编制、审查审批到实施、监测、评估、预警的全过程,实现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多元数据物理分散、逻辑集中,推进政府管理手段和治理模式的创新。 在权力下放、机构改革、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等多重改革背景下,政府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传递信息,尽可能取代之前的完全由实物传递信息的方式,这样才能确保政府效能提升、审批提速、治理增效。由此可见,数据治理实际上是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中产生的信息、数据为依托,对所辖区域范围进行调研、综合分析、合理预判和辅助决策等,以增进公共利益,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 数据治理的试点经验
国内先进城市在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成果,将业务实施和信息实践结合,大力推进和深化数据治理应用实践,在“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探索数据治理的方式、手段,既取得了宝贵经验,也为其他地方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一)总体特点:以数据、平台为支撑推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北京市、广州市、武汉市、深圳市、重庆市等地的实践看,它们在建设模式、管理机制和功能特点等方面有较强的地方特色,但还有一个共性特征——围绕“以数据、平台为支撑推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思路,建设有地方特色的信息系统。研究梳理了上述区域的国土空间实施监督预警系统的建设实践,总结了以下3个特点。
(1) 以现有的规划改革为基础建设信息系统,探索数据治理模式。宁夏回族自治区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试点为基础,开发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北京市利用2017年获批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统筹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探索空间布局优化评价和实施过程的评估;广州市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多规合一”等改革成果为基础,进行“一张图”监测预警评估系统开发;武汉市、深圳市利用国土、规划部门多年前已合并的优势,开展平台建设;重庆市充分发挥时空大数据优势,开展规划实施评估与城市运行监测工作,实现对国土空间的总体管控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