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铁塔公司统筹电信企业的基站建设。铁塔公司是由三大移动通信电信企业出资成立的通信设备公司,主要负责统筹建设、运营和维护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在铁塔公司成立后,将统筹多家电信企业的基站建设需求,优化存量基站,部署新增基站建设。
(2)由市工信部门委托铁塔公司,组织编制移动通信基站站址布局专项规划。因基站建设属于市场化行为,故由铁塔公司统筹电信企业的建设需求,通过政府指导、专家领衔和部门协作,完成专项规划的编制,作为统筹全市基站建设的纲领。
(3)省市两级主管部门之间需要加强信息的互联互通,搭建好信息监督、检查和共享机制,保障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工作按规有序地快速推行。
(二)规划编制转变:全域覆盖,多规衔接
(1)基站选址布局需要在电信企业年度建设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综合考虑城市的用地、交通等方面的发展重点,制定基站的规划布局。其不仅要面向城市建成区域,还需综合考虑城市新区、农村地区和生态地区的移动通信要求,以共建共享为出发点,统筹基站总体布局,保障全域4G全覆盖。
(2)移动通信基站站址布局专项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项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林业保护规划充分衔接,落实“三区三线”的管控要求,在法定规划的框架下开展规划编制。
(3)专项规划需要与城市近期建设充分衔接。基站规划编制应与发改、住建、交通、林业、环保、园林、文物、城管、机场、铁路等部门和企业的近期建设要求衔接,在总体部署的基础上,重点与近期建设项目衔接,优先满足项目移动通信要求。
(三)建设管理转变:融入规划,完善政策
(1)专项规划的实施需要融入法定规划管控体系,规划编制内容需要充分与管理要求对接。规划内容需要做好与“总、控”两级法定规划的管控要求的衔接,并适度预留弹性。总体规划层面以“总量+分区”为管控内容,建立全市基站布局框架;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以“规模+单元布局+站点管控”为管控内容,适度预留弹性,一方面形成明确的土地出让条件,指导下层次规划设计编制,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实际建设的不确定性。
(2)专项规划的实施,需要配套管理实施细则。工信部门在专项规划获批后,开展基站管理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明确专项规划编制、公共资源开放与使用、基站审批程序、基站选址与建设、管理与保护等内容,保障专项规划的实施,规范基站的建设和管理。
(3)从工作组织方式、编制思路和建设管理三方面进行转变。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建设局面,以政企合作、多规衔接、融入管理的思路开展编制“协同式”规划,并制定管理实施细则,理顺行政管理关系,逐步实现“先规划、后建设”,促进基站建设合法化。
三 “协同式”移动通信基站站址规划编制方法
为了支撑“宽带广州”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州市信息化水平,2018年4月原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信委”)委托中国铁塔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铁塔公司”),组织编制《广州市移动通信基站站址布局专项规划(2017—2020年)》。本次规划的编制从工作组织、编制思路和技术手段3个方面进行探索,旨在建立地级市移动通信基站站址布局专项规划编制模式。其是以宏基站和微基站组成的室外基站为研究对象,室内分布系统不在规划范畴。
(一)构建政企合作、多专业协作的工作组织模式
规划打破以往专项规划编制以政府主导“唱独角戏”的模式,由工信委负责工作协调、行政和技术审查等,委托广州铁塔公司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图2)。
(1)领导挂帅,统筹协调推进编制工作。广州铁塔公司组建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协调、规划决策和规划审查等工作;执行小组由规划部门主管和规划技术团队构成。
(2)规划牵头,双专业协作完成编制技术工作。基于专项规划技术的复杂性,规划技术团队由城乡规划团队和通信规划团队组成。工作由规划团队牵头,统筹移动通信技术与空间规划需求、政府诉求、企业要求,并转化为空间布局与政策指引。通过团队组合,发挥各自的技术专长。
(3)层层审查,高质量把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经过多部门、多专家的评审。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