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师论坛2】西部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体系及西安建设对策研究
规划师杂志社   2019-06-18 09:20:28
 
    “国家中心城市”是基于我国特有的社会经济体制所提出的概念,其理论研究从 2009 年开始,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一般概念和内涵,国内专家从功能、内涵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陈江生等人以东京和伦敦为例进行研究,认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全国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的城市。朱小丹通过对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实例研究,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有着全国性的重要影响,并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的主要城市。 周阳对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提出以下 4 种观点:一是从世界城市体系的角度来界定世界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其中的一个层级;二是从全球化和网络化形成的全球城市网络的角度来界定全球城市或者网络节点城市,由网络流量和影响范围决定节点城市的能级;三是从国家城镇体系或重点城镇群规划的角度来界定国家中心城市;四是从市场选择和功能决定的角度来界定国家中心城市。 

    综合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观点,笔者认为对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定义除考虑城市实际运行的客观规律外, 还应考虑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国家的战略意图,即所谓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能够服务全国战略布局、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具有较高开放度、能够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及代表国家形象的区域核心城市。

(三)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

    城市功能亦称城市职能,通常理解 为城市在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根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16— 2030 年)》( 讨论稿 ),国家中心城市分别在国际化经济、文化交流,宏观经济 发展与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国家科技创新,全国交通、信息网络,城市文化事业发展及绿色发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周阳将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概括为控制管理、协调辐射、城市服务和信息枢纽等 功能;尹稚等人从国家战略视野出发, 强调政治意图的显著作用,认为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政治管理决策、经济组织中枢、社会管理服务、文化凝聚、国际交往及区域辐射等功能;宋思曼通过对中西方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的对比分析,提出政治功能是关键,社会、经济、文化功能是主要内容,枢纽功能是基础。 虽然不同学者关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表述不同,但强调的重点大都集中在中心性、辐射效力、集聚效应或影响力等方面。基于相关研究综述,笔者认为国家中心城市一般应包括经济集聚、区域辐射、管理服务和综合枢纽四大基本功能。

(四)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对国家中心城市概念和内涵的探讨重点是城市功能, 但仍存在以下 3 个突出问题:一是多以静态研究为主,缺乏动态因素的考虑。 国家中心城市所处区位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凸显的功能自然也不一样,尤其是西部城市,既要考虑现实基础,又要考虑未来发展潜力。二是全面综合功能研究较多,缺乏特色功能的研究。每座国家中心城市各具特色,在承担国家战略方面存在差别,研究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其共性和个性。三是针对成熟型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较多,缺乏对后发型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故对新进的特别是西部国家中心城市应加大研究力度。 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 9 座国家中心城市进行比较研究。

二  我国国家中心城市概况

    现阶段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本质上就是中心城市的竞争,通过发展和强化城市的中心功能,提升聚集人、财、物的虹吸能力和承载能力是中心城市竞争的关键。在国际层面,国家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核心带动作用,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在国内层面,国家的对外开放格局将转变为“海陆统筹、东西互济”的均衡空间格局。因此,国家统筹考虑国际和国内两方面战略需要,综合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和区域辐射等因素,设立国家中心城市,以确保国家战略意图、战略路径和战略理念得到有效落实。

(一)已批 9 座国家中心城市解析

    从国家区域分布看,已批国家中心城市可划分为东、中、西部 3 类,下面从国家发展战略、依托的城市群、发展效果和承担职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1.东部国家中心城市

    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是国家批 复的第一批国家中心城市(图1)。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以“沿海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