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师论坛1】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绩效评估与天津空间发展战略响应研究
规划师杂志社   2019-06-17 10:15:47
 
20 年 )》(2010 年上报国 务院版 ),全国城镇体系的建构是以城镇群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区域协作的主要城镇联系通道为骨架,以重要的中心城市为节点,形成“多元、多极、网络化” 的城镇空间格局。其中,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中最高等级的中心城市, 是我国各大核心城镇群的“塔尖”城市, 在我国经济、管理、文化和交通等诸多 方面发挥重要的中心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重要的门户作用。因此,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城镇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又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

(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历程及发展趋势

    2005 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05—2010 年 )》的过程中正式提出“国家中心城市” 的概念。该版规划于 2007 年编制完成并由建设部 ( 现住建部 ) 上报国务院,其中明确指出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 4 个特大城市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心城市。 虽然该版规划未获批复,但上述城市开始以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 管理和运营城市,并根据自身发展基础 和特色条件,在科技创新、交通物流、 产业集聚、国际竞争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提升城 市综合功能,引领区域城镇群发展。 

    2010 年 2 月,住建部发布《全国城 镇体系规划 (2010—2020年)》,新增重 庆为国家中心城市,明确提出五大国家 中心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重庆) 的规划和定位。至此,国家中心城市 覆盖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 4 个国内最发达的城镇群,在全国城镇体系的“钻石结构”顶级城镇群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2016 年 5 月~ 2018 年 2 月,国家 发改委及住建部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 家中心城市建设范围在继续向中西部扩 展的同时,加快向更广大的区域城镇群(如 长江中游、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等) 延伸, 更加强调空间均衡分布和促进区域间的平 衡发展。基于此发展趋势,各城镇群的顶尖城市 (如沈阳、南京、杭州和青岛等) 未来将有机会加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国 家中心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图1)。



(三)新常态下国家中心城市转型需求判断:绩效评估与战略响应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城市发展由快速城镇化阶段向新型城镇化阶段转变。作为全国城 镇体系的顶级城市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引领者,国家中心城市需要根据自身发 展条件率先做出调整,建设重点逐步从快速城镇化阶段的规模集聚、增量扩张转向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及空间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与服务提升等。由于每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各异,以及转型需求与调整方向不尽相同, 需要建构基于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导向的城市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全面评估城市既有建设绩效的基础上,精准判断城市的发展优势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常态下国家中心城市战略转型发展的对策。

二  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导向下的城市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构

(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宏观目标与目标分解

    建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核心内容在于明确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并选取其对应的指标类型。 在宏观发展目标层面,国家中心城市对标世界城市建设,主要存在对城市外部 和城市内部的双重目标:对城市外部的 目标是指城市在其所在的区域城镇群乃至更大范围内 (洲际及世界) 具备较强的 规模集聚与辐射能力、创新带动能力、 经济与文化影响力等,成为区域要素集聚与辐射核心、城镇群之间乃至国际联系窗口与交流中心;对城市内部的目标 是指城市自身具备较高的公共服务水平与社会治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成为生态环境优美、 居民生活富足、服务设施完善和发展模式可持续的宜居城市典范。 

    在宏观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可进一步细化与分解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 从而为选取针对性的指标类型、分类详细评估建设绩效提供基础框架与依据。 在对城市外部方面,国家中心城市首先应是区域要素集聚的规模中心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对应区域和国际联系与影响力,国家中心城市还应是底蕴深厚、特色彰显的文化中心和通达便捷、外向发展的交流中心与信息中心。 在对城市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