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作品鉴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探析
规划师杂志社   2019-06-11 14:51:17
 
他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 促进沪昆 ( 浙赣 )、京九等交通走廊地 区的统筹协调发展,到规划期末将江西 省建设成为“富裕、和谐、秀美”的新江西。

(二)城镇化总体目标

    江西省的城镇化总体目标是坚持以 人为本和“五化”同步协调发展,走“核 心聚集、多元驱动、城乡联动、生态宜居” 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城镇化发展质 量的全面提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到规 划期末建立起以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为龙 头,以都市区和其他城镇群为城镇化主 要载体,以一批综合承载力强的县 ( 市 ) 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支撑,村镇联动 一体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构建城乡安 居乐业、山水特色突出和文化繁荣的城 乡发展新格局;建设一批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 城市 )、环保模范城市、低碳生态示范 城市和节水型城市。

(三)城镇化水平预测

    规划预测到 2020 年,江西省城镇化 水平为 60%左右,城镇人口为 2 900 万左右;到 2030 年,江西省城镇化水平为 68%左右,城镇人口为 3 500 万左右。 规划预测到 2020 年,江西省户籍人 口城镇化率达到 40%左右,实现 630 万 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 镇落户;到 2030 年,江西省户籍人口 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在 2020 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

三 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技术方法和规划策略

(一)技术方法

1.从提高规划综合性的角度,加强关联性研究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化为核心的空间规划,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 生态、文化、空间和管理等因素综合转变的过程,这些因素之间的矛盾性就是 规划急需破解的问题。因此,需要以空间为平台,加强不同要素的关联性分析。

2.从提高规划针对性的角度,加强解构性研究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大尺度的区域性规划,由于区域城乡间差异巨大,需 要通过空间解构、层级解构和案例解剖等方式研究问题,提出分区分类引导策略,如对城镇化政策分区、轴带发展等方面的解构分析。

3.从提高规划操作性的角度,加强政策性研究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作为省级政府制定的法定规划,涉及不同层级的行政主 体部门。因此,必须立足事权,从实施角度出发,按照相关办法要求,从管人、 管空间和管规划等方面加强政策研究, 并要做到上下衔接、部门协调;完善实施与监督考核机制,加强省级空间管制和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管理,对跨市级行 政单元的次区域提出政策指引,为规划实施提供依据。

(二)规划策略

1.强调“多元发展,外联内聚”

(1) 规划认识到江西省二产主导经济增长、三产主导就业增长等突出问题, 以增强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为导向,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区、 旅游功能区和绿色农林产业化基地,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引导农业现代化与镇 村互促发展。 

(2) 规划切实提升城市的内聚活力,重点提升产业基地的集群效应,健全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完善各项区域性服务职能,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同时, 大力推进南昌核心增长极建设,促进九江沿江开发开放,引导赣州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 

(3)规划以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为主体, 全面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 ( 福建省 ),主动与武汉城市圈、 长株潭城市群联动发展,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以赣中南、赣西、赣东地区的都市区和城镇群为主体,全面对接周边省份的城镇群或都市圈;推进跨省重大合作区的协调发展,建设交通物流、文 化和旅游等对接合作区。

2.强调“扶持老区,统筹城乡”

(1)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规划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沪昆 (浙赣) 交通走廊沿线及其以北地区城镇的综合实力和产业聚集能力,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与文化资源;统筹市县一 体化发展,围绕中心城市,加快构筑对 外开放平台和产业承接转移基地,打通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