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广角】新产业空间视角下创意产业园之新空间观念的建构
规划师杂志社   2019-05-21 16:35:07
 
iv>



1.自然层次的创意产业园

    第一层次是最为直观且浅层的内涵层次,即自然层次的创意产业园内涵,其要义为:一是实现环境的友好。创意产业园包含了深邃的生态发展思想,规避了制造分工与批量生产的大工业时代的生态系统恶化、高耗能等问题。二是注重文化的共生。依托“三旧”改造等运动,创意产业园无疑既规避了地域特色泯灭和“万镇一统”等趋同现象,又避免了大拆大建对空间中传统营建格局和建筑肌理的破坏所诱发的环境问题,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从传统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2.系统层次的创意产业园

    第二层次是系统层次的创意产业园内涵。创意产业园作为践行生态理念的重要举措与伟大实践,它既是对“控制自然”意识形态的反思,又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多元复合系统建设的重要途径。该层次的创意产业园内涵主要体现在结构和功能的创意化上:创意产业园在空间功能方面应通过引领城市创新及功能空间转换来促进城镇化“质”的提升;在空间结构表征方面应呈现出完整的创意空间结构体。

3.哲学层次的创意产业园

    第三层次是哲学层次的创意产业园内涵。该层次侧重于对事物间关系、周围环境间关系的强调,认为创意产业园的空间价值观应游离“唯经济至上论”而转向“创意阶层中心主义”。在此导向下,须把园区内空间环境的营造与创意阶层对空间的欲望进行统筹规划,才能达到创意阶层与自然、空间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即实现“人—园—城”的共生、共存、共荣。

二  认识的更新:创意产业园之“空间创意体”解析

(一)空间结构的创意性

1.创意产业园的空间构成要素

    创意产业园不仅从外观上重塑了城市形象,还为疏解城市功能和就业压力提供了新途径,更为城市空间治理创造了机遇 (图2)。因此,本文借用现代著名生态学创始人马世骏院士提出的复合生态系统圈层观点,将创意产业园空间构成要素视为3个关系圈层的集合(图3)。其中,第一圈层(核心圈)是创新的主体,即创意阶层,主要指由富于智慧的工程师、设计师、诗人与小说家、艺术家、艺人等思想引领者组成的核心群体;第二圈层是为创新主体的活动提供支撑的硬件设施,包括展示区、居住区、研发区、教育区和配套服务区;第三圈层是社会文化环境,它是创新空间的主体,作为激发或承载创意活动产生的载体及创新生命力之所在。





2.园区创意空间系统的层级划分

    相较于传统产业空间,创意产业园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是智力型经济在空间上集聚的容器或容纳创意产业活动的空间。因此,创意产业园的空间组织模式不仅指向一般意义上创意产业的功能聚合,还应呈现空间创意体的属性。本文依据创意范围,把园区创意空间系统按从大到小的不同尺度分为4个层级:创意圈、创意丛、创意簇群和创意单元(图4)。其中,第一层级是创意圈,即创意园区实体,是处于园区创意空间系统最高层级的创意圈。本文所讨论的创意圈并非单一的产业集聚体,而是一个创意有机体。第二层级是创意丛,即创意型区域,属于园区创意空间系统的中观层次,创意产业园区内凡是能直接、间接产生或孵化创意的区域都可称为创意丛,如展示区、研发区和教育区。第三层级是创意簇群,即创意空间组群,是创意丛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比创意丛更小的组构创意空间的单位,常常在创意产业园内以创意空间组群的形式出现,如研发区作为单一的创意丛,其细分功能下的各类艺术家工作室、研发功能性区域和上市公司总部都可视为创意簇群。第四层级是创意单元,即创意建筑空间,是园区创意空间系统最小层级,以创意建筑空间的形式出现。其在空间形式和空间类型上迥异于传统产业建筑,在空间形式上注重以办公建筑空间为主体,同时还融合了具有空间特质的文化建筑、展览建筑和研发建筑,并植入了大量的交流和休憩空间;d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