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设计】“以鸟为本”理念下的滨海湿地生态修复规划—— 以北戴河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为例
规划师杂志社   2019-05-20 11:32:36
 
植被茂密、滩涂宽阔,为迁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其鸟类资源丰富,珍稀鸟类众多。已发现鸟类鸟纲 19 目 59科 375 种,其中有黑嘴鸥(Larussaundersi)等珍稀鸟类及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白鹤(Grus leucogeranus)、大天鹅(Cygnuscygnus)和鹊鹞(Circus melanoleucos)等70 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2 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8 种) 。丰富的鸟类资源使七里海澙湖湿地成为国内外观赏和研究鸟类的热点地区之一。

    为了招引鸟类,必须了解招引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及主要代表种类,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栖息地进行保护与恢复性规划设计。

2.鸟类栖息地现状

    鸟类主要分布于潟湖周围及北部的河口区,尤其是在退潮和涨潮过程中,这些区域是鸟类摄食和休息的主要场所(图3)。此外,潟湖西北侧的养虾池区也有较多鸟类分布,主要是一些鸥类,在这些地方鸟类活动以休息为主,只有少量个体在此觅食。红嘴鸥经常以集群方式在面积较大、污染较少的泥质滩涂上取食,当滩涂被海水淹没时,红嘴鸥集小群或与银鸥、黑尾鸥混群栖息于海岸淡水或半咸水的养殖塘中。大白鹭、白鹭等鹭科鸟类通常集小群进行活动,于人类活动较少、相对开阔的滩涂上或养殖塘中觅食,对适合的水位需求较高,因此鹭科鸟类一般在涨潮和退潮过程中或者在水位适合的养殖塘中摄食。鸻鹬类以潮间带的多毛类、双壳类、腹足类和甲壳类等无脊椎动物为补充能量的主要食物来源,所以其一般在低潮区开阔的滩涂上觅食。



3.鸟类与植物景观关系研究

    湿地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鸟类的生存元素与湿地植物密切相关。规划对植物造景设计原则、配置方式和生态效应等多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归纳并探讨湿地鸟类活动与植物景观的相关性。

(1)取食与湿地植物的关系。

    鸟类对食物的依赖性很强,食物直接影响着鸟类的季节迁徙、繁殖等所有活动。植物种子、果实、器官组织(如叶片、花蜜等)及植物虫害等都是鸟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如何在不同季节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是湿地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2)繁殖营巢与湿地植物的关系。

    湿地中繁殖的鸟类多依赖湿地生境为其提供营巢地址及材料,影响鸟类营巢选址的因素主要有:①为保证繁殖期间能就近取食,鸟类多选择在挂果树种或者挂果树种周围营巢;②叶片较大、树枝较多及树冠较高的树木极易被鸟类用来筑巢;③巢址附近如果有较为丰富、可就地取材的巢材,也能吸引鸟类筑巢。

(3)越冬与湿地植物的关系。

    冬季是鸟类保证生存的重要季节,作为它们活动空间及连接介质作用的植物就显得尤为重要。规划依托道路和河道形成绿色通廊,以挂果树木为基础树种,为鸟类迁徙形成连续的食物带。

(4)湿地植物群落类型与鸟类活动的关系。

    植物是城市鸟类栖息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响城市鸟类栖息生境选择的诸多因素中,除植物种类外,植被结构特征也是影响鸟类识别环境的重要因素。

4.鸟类与湿地面积相关性研究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表明,生物种类随栖息地面积增大而增加。对于七里海潟湖湿地来说,其湿地面积、绿地面积和水域面积等都是能否招引更多鸟类的重要影响因素。

(1)鸟类种类与湿地面积相关性分析。

   综合国内外研究得出,满足鸟类需求的湿地最小面积要控制在10~35hm2,同时要避免岛屿化的湿地绿地结构,扩大城市鸟类栖息地范围。

(2)水鸟种类与湿地水域面积相关性分析。

    涉禽与游禽主要依赖于自然湿地水域环境生存,七里海潟湖湿地景观设计保留原有水体和湿地的形态与面积,对于场地中分散的小型水体,可以用人工手段营造溪流、旱河等水体形式将其连通,保持水体的流动性,净化水质,为水鸟栖息提供较佳的生境条件。

(3)鸟类种类与湿地绿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