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进行更新改造。规划紧紧围绕建设淄博市发展新磁极、功能新载体的目标定位,将火车站区域的智慧化发展与生态修复、资源利用、空间优化、设施完善和社区营造紧密结合,从规划、建设、运行和治理等多个角度切入,站在顶层设计的层面,首先围绕绿色智慧,规划构建了包含一个总体发展目标、三项发展分目标和六大实施路径的“一三六”发展战略体系(图4),统领整个更新工作;其次,以绿色为导向进行生态修复,优化资源利用模式,构建紧凑、生态的空间格局,为城市修补提供空间框架;再次,以智慧为导向开展更新改造,进行社区设施服务优化、景观优化,营造宜居、包容的社区环境;最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建立社区管理系统,在完善社区服务的同时,进一步保障规划目标的落地,提高城市绿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城市节能减排、环境优化及生态文明建设,将火车站区域打造成“绿色生态城、智慧先行区、宜居新高地”。
(二)规划策略
1.绿色生态城:宜居生态的空间布局
规划基于绿色生态城的发展分目标,重点进行生态修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完善交通体系,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大尺度绿色空间环绕、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交通便捷高效和慢行系统完善的绿色城市格局,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性尺度,采用绿色环保、机动灵活的开发框架,有机地结合自然之美与人工之创,实现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平衡,构建安全舒适的宜居生态之城。
2.智慧先行区:集约高效的资源利用和设施提升
规划基于智慧先行区的发展分目标,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强化对自然环境和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倡导用地的混合利用。在此基础上,运用低影响开发等理念,进行设施优化,提升设施服务水平,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遵循“因地制宜”“精专化设计”“全过程管理”“成本控制”的原则,采用“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技术,鼓励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本土化绿色建筑”;从城市功能布局、能源、水资源、交通、景观、环卫及信息化等方面建立高效基础设施,实现交通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永续的低碳环保、智慧高效之城。
3.宜居新高地:包容创新的社区环境及发展模式
规划基于宜居新高地的发展分目标,充分了解公众的生活需求,以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为宗旨,提高社区生活的智能化程度;结合新技术、新手段,从物质环境景观优化和非物质环境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构建入手,优化社区环境,提高整体运作效能,保障“双修”目标的落地,建设生机盎然的国际绿色创新之城,践行生活宜居和谐、生产绿色高效和生态优良美好的智慧发展新路径 ( 图 5)。
(三)规划框架
以绿色智慧为导向的旧城更新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层面全局考虑更新工作,在全面摸查项目地现状、解读上位规划的前期分析基础上,构建总体发展战略体系,并落实到空间规划和设施布局中,形成发展蓝图;其次从空间优化、设施完善、建筑改造、资源利用和社区重塑等方面制定规划实施策略,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和关键技术内容,并开展相关专题研究,作为规划战略、实施策略的有力支撑。
1. 总体发展战略体系制定
绿色智慧导向下规划区工作的基础是制定总体发展战略,该项战略包括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和实施路径三项内容。规划以系统观为引领,强调全域化生态网络的搭建,充分尊重自然和城市发展规律,通过精准把握,分辨城市生态、文脉和建设问题,制定绿色、智慧的“双修”分目标和原则,构建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并以此为发展蓝图,提出针对性的生态修补和城市修复策略;同时,针对大多数“城市双修”实施不顺畅、疏于管理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公众需求、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制定战略的实施路径,确保“城市双修”成果的落地。
2. 绿色空间格局构建
绿色导向下的旧城更新包括对棕地等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和绿色生态空间格局的构建。通过废弃地改造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修复措施,打造集约紧凑发展的总体城市格局,构建安全舒适的宜居生态之城;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