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师论坛6】哈尔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及步行网络优化策略
规划师杂志社   2019-03-08 10:33:41
 
街道合并以符合要求,合并时应避免将城市建设水平差异较大的街道合并为一个社区生活圈;用地和人口规模大于划定标准的街道,根据社区居委会的边界将其合理地拆解为一定数量的社区生活圈,社区生活圈不被大型河流、山体和铁路等要素分割,保证其相对完整和使用安全。



(三)哈尔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分

    根据上述划分标准,首先将用地规模较小的的工程街道、斯大林街道、通江街道合并为工程—斯大林—通江生活圈,经纬街道、尚志街道、兆麟街道合并为经纬—尚志—兆麟生活圈,新阳路街道、抚顺街道、安和街道合并为新阳路—抚顺—安和生活圈,康安街道、建国街道合并为康安—建国生活圈,爱建街道、安静街道合并为爱建—安静生活圈;其次,由于工农街道和群力街道用地规模较大,分别将这两个街道均等地分割为 3 个生活圈,最终形成 15 个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图1)。这15个生活圈的现状人口与用地规模如表 2 所示。生活圈越临近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密度越高,其中城乡路生活圈、工农1生活圈、工农2生活圈、工农 3 生活圈、群力 1 生活圈、群力 2生活圈和群力3生活圈主要属于群力新区,其余是老城区,新区部分发展尚不充分,与其他生活圈相比人口密度较小。





二 哈尔滨15分钟社区生活圈步行网络现状问题

    经过实地勘探,研究范围内现状步行网络如图 2 所示。其中,步行道路包括城市道路中的人行道和步行专用路(步行街、公园广场和景区内的步行道路、专供步行的绿道、横断面较窄的胡同、街坊路和小区路等)。



(一)步行网络密度偏低

    高密度的步行网络有利于促进居民的绿色出行选择,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同时也有益于实现生活圈中日常各服务设施、公共空间的方便可达,步行网络密度计算方法如下:





二)部分生活圈内日常服务设施的可达性不佳

    可达性同时反映各项日常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和步行网络的完善程度,本文以居民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菜市场、幼儿园、小学、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公共绿地等为日常服务设施典型代表,运用ArcGIS软件平台的网络分析方法对各项日常服务设施进行地理化、数据化及模型化分析,按2018版《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规定的各项设施与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步行时距计算服务范围来反映其可达性。首先将研究范围内步行网络和日常服务设施点转化为矢量数据,由于网络分析法只能对点的服务范围进行分析,而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是面状要素,且有些空间的形态为线型或者面积较大,所以将其边界手动转化为均匀的点,然后以道路网数据和交通阻力点建立网络数据集,设定步行速度为 1.2 m/s,交通阻力点如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等,设置平均延误时间为 25 s,然后以时间属性作为网络分析的成本数据,计算各日常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结果如图3所示。总体上看,东部老城区生活圈日常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覆盖率比较高,较少有服务盲区,西部新区部分相应配套还不完善,数量比较少,且加上其步行网络密度也较低,各项日常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覆盖率都较低。



(三)部分生活圈步行道路宽度不足

    研究通过调研社区生活圈中步行道路的宽度,主要将步行道路中有明确标准要求的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与其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哈尔滨道里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城市道路中部分路段人行道的宽度未达到《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最小宽度 2.0 m( 图 4),其主要分布在老城区的社区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