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量、类型等少量指标所能充分体现,而需要根据足球场地设施的特征进行综合考察:一方面需考察其与足球运动发展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需考察其与城市的关系。基于以上视角,《总体方案》提出了场地数量、万人拥有场地数量、开放共享率、属性结构、类型结构、体系结构、万人拥有场地数量≥0.5块的城市数量、位于公园及广场内的足球场地和高等级足球场地设施九大指标对广东省的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具体如表2所示。
根据评价结果可知,广东省的足球场地设施总量已经很高,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已经超过了全国0.5块/万人的规划目标。实际上,全省的足球场地设施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场地设施属性结构不合理,校园足球场地设施比例偏高但开放共享不足,社会足球场地设施比例偏低,造成有效场地供给不足;二是设施体系结构不健全,一些城市由于重视体育中心等大型设施的建设而忽略社区足球场地,一些城市大型体育设施中缺乏足球场地,几乎所有城市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城市足球公园,难以支撑足球运动系统发展的需要;三是与公园绿地结合不理想,多数城市的各类公园中较少建有足球场地设施;四是城市间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五是新建足球场地设施落地难成为普遍现象,土地不足成为近年新建足球场地设施最为突出的问题。
三 广东省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与思路
综合考虑全省足球运动发展战略、赛事体系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及现状问题,本文确定广东省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和思路如下:
首先,推动足球场地设施结构的合理化。一方面,鼓励各市建设社会足球场地设施,提高社会足球场地设施的比重;另一方面,鼓励建设5人制、7人制等小型足球场地设施。通过结构的调整,缓解社会足球场地设施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推动社会足球运动的高水平发展。
其次,构建完善的足球场地设施体系。结合省市足球发展的需要,对包括足球训练基地、专业足球场、综合体育场、城市足球公园、社区足球场地及校园足球场地等进行系统安排,形成合理的体系结构,推动全省足球运动的全面发展。
再次,优化选址要求,推动健康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健康城市一直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健康城市不仅仅体现为各类指标的完善,更体现为各类设施的合理选址。足球场地设施作为体育设施是健康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 图 3)。足球场地设施与各类开放空间、各级城市中心及各类其他公共设施具有较高的兼容性,合理结合设置可以大大提升城市活力、品质和生活环境质量。
最后,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在我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仍然以政府为主导,涉及体育、住建、教育、国土、发改、财政等多个职能部门。高效、快速地推动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离不开各部门协调配合,作为实施主体的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常态化的联席工作会议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沟通协调环节。
四 广东省足球场地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内容
《总体方案》的核心内容可概况为一个目标体系、两大规划层次和一套选址原则。
(一)全省目标体系构建与各市建设任务分解
1.全省目标体系构建
根据对足球场地设施的理解及广东省现状特征的分析,《总体方案》提出由10类指标构成的全省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目标体系(表3),以实现对足球运动、足球产业和城市品质的全面支撑。其中,场地数量是制定目标体系的基础。
2.省市联动明确建设任务
广东省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全省统筹推进,但建设主要由地方政府来完成,因此如何制定各市的建设任务及明确不同部门的责任成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总体方案》基于全省现状实际,采取省市联动与部门协调的方法对各市任务和部门责任进行明确,具体如下:
(1)各市建设任务。
经省足球联席会议讨论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