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广角】厦门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思考
规划师杂志社   2019-01-18 10:58:17
 
IMG border=0 src="/eSunSoft/UploadFile/20191181160197.jpg">

二  厦门市民宿业的空间分布现状

(一)厦门市民宿类别划分

    由于市场上的民宿种类混杂,民宿、客栈和家庭旅馆的定义模糊,且关于民宿的分类研究多是对其特色、位置和装修风格等进行分类,主观考量因素占多数,不易统一进行量化统计。而价格因素易统计和分类,还可以从侧面反映民宿的档次水平及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因此,研究根据携程网上民宿起点价格将厦门市民宿分为Ⅰ~Ⅴ类(表1)。

(二)厦门市民宿空间分布现状

1.总体特征

    研究计算得到厦门市民宿的最近邻指数R=0.208,显著性水平为0,说明厦门市民宿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厦门市民宿分布主要呈现南北走势,南部区域民宿数量明显高于北部区域。厦门市民宿空间分布密度图显示全市存在多处民宿聚集区(图3),在曾厝垵地区、鼓浪屿、黄厝地区、厦门北站、会展中心—环岛路、厦门大学、高崎机场及集美学村—杏林湾等区域有分布。南部区域的民宿集中在曾厝垵地区选址的最多,核密度为65~118家/平方公里,其次是集中于鼓浪屿、黄厝地区,核密度为30~65家/平方公里,而且随着距鼓浪屿距离的增加,厦门市民宿呈现减少且分散的态势,民宿分布密度逐渐降低,岛外(集美区、海沧区、翔安区)地区的民宿核密度低于30家/平方公里。厦门市民宿在空间上呈现“南密北疏,岛内密岛外疏”的分布特征,岛内(思明区、湖里区)、岛外的民宿密度差异较大,整体分布不均衡。

2.不同类别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民宿数量上看,厦门市民宿主要以Ⅰ、Ⅱ类民宿为主,其数量规模占研究范围内民宿数量的 87%,Ⅳ、Ⅴ类民宿比例过小。

    从各类民宿的核密度看(图4~图6),鼓浪屿和曾厝垵地区是民宿选址的集中区域,各类民宿的分布特征相似。其中,Ⅰ类民宿在全市分布范围较广,集中分布在曾厝垵地区,呈环状分布,核密度为45~58家/平方公里,部分分布于黄厝地区,核密度为20~45家/平方公里,而岛内外其他地区的民宿核密度低于20家/平方公里。Ⅱ类民宿数量为Ⅰ类民宿的1/2,与Ⅰ类民宿的分布特征相似,曾厝垵地区也是Ⅱ类民宿的主要分布地区,黄厝地区和鼓浪屿的民宿核密度为20~45家/平方公里;少数民宿分布在环岛路沿线,核密度低于20家/平方公里。Ⅲ类民宿共有76家,主要分布在鼓浪屿,核密度为3~5家/平方公里,少量分布在环岛路沿线,核密度为1~3家/平方公里。Ⅳ和Ⅴ类民宿数量较少,只有10家民宿选址在岛外,其余均位于岛内,且集中在鼓浪屿及曾厝垵区域(图7)。对比各类民宿的分布特征和分布密度发现,鼓浪屿和曾厝垵成为各类民宿的集中区域,Ⅰ、Ⅱ类民宿数量较多,同一区域中Ⅰ、Ⅱ类民宿核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民宿,各类民宿分布密度差异较大。

三  基于消费者情感反馈的民宿空间分布及其与民宿周边城市空间功能的耦合特征

(一)基于消费者情感反馈的民宿空间分布

    研究筛选出情感评分排名前 53 位和后 53 位的民宿,且各类民宿在情感评分排名前 53 位、后 53 位的民宿中占比相当,Ⅱ类民宿在情感评分排名后 53位的民宿中占比较大 ( 图 8)。此外,分析发现得分较高的民宿分布于鼓浪屿及环岛路的曾厝垵和黄厝区域,而情感得分排名后 53 位的民宿分布分散,除少量民宿分布在鼓浪屿及环岛路沿线区域外,其余民宿在岛内距离鼓浪屿区域较远的位置 ( 图 9,图 10)。由此可见,厦门市作为旅游城市,其民宿的发展与旅游景区息息相关。例如,鼓浪屿依靠风景旅游资源聚集了大量民宿业态,其交通和生活服务设施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基础需求,这些优势使其成为满意度较高的区域。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