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设计】行人仿真的步行空间情景规划方法探索与实践
规划师杂志社   2019-01-07 16:10:08
 
需要明确核心目标,并在这一目标下确定影响步行行为的空间关键要素。由于步行空间具有公共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其规划设计必须面向大众,满足不同步行群体的多层次需求,这是步行空间规划设计的核心目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步行群体对空间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首先是通行需求,这属于基本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最后是舒适和愉悦需求。与行人的需求等级相对应,步行空间的关键要素包括步行系统网络结构、空间容量和环境品质。需要强调的是,不同需求层级与空间要素之间并不是完全分隔的,如步行空间容量不仅会影响安全性,还会影响行人的舒适性和愉悦性,街道网络结构同时涉及行人的可达性和安全性需求。总体而言,行人可达性和安全性的基本需求应得到优先保障,再进一步满足便捷性、舒适性和愉悦性的高层次需求。相应的,空间评价标准和规划设计策略也应以此为依据加以落实(图2)。

(二)行人仿真的情景构建

    作为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行人仿真为步行情景的模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行人仿真能根据人群出行行为习惯,从行人视角诠释步行空间的使用过程,模拟行人个体与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现行人流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由于步行行为具有随意性和复杂性,理论推演难以准确得出行人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行人仿真手段能更有效地针对不同时空情景展开分析。常见的行人微观仿真模型包括社会力模型、磁力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和智能体模型等。

    在情景构建时,对每个使用者的所有出行活动均进行仿真困难较大,需要适当简化仿真模型以聚焦研究重点。首先,可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通过用地性质和空间要素对行人的出行特征与活动场景进行预测,对不同特征的场景进行行人分配。其次,针对规划设计的核心目标和活动场景,确定步行空间使用的典型场景,并根据相应的行人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建模与分析。其中,通勤高峰和大型集会集散是重点研究的场景;老年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是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行路径的人流组织、集会场地的疏散控制及步行空间的行为体验则是重点分析的内容。

(三)情景模拟结果的分析评价

    情景规划的最终目标是评价情景模拟结果并为方案优化提供支持。步行情景的模拟结果可按三个等级标准进行评价:初级层面标准评价的重点是街道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如出行起讫点是否存在相互连通的街道,其距离和时间成本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等;中级层面标准评价的重点是步行空间容量和功能设施配置的适宜性,检验街道宽度、缓冲区和集散区的设置、与车行道的关系等是否满足行人的安全性需求;高级层面标准评价的重点是步行街道的环境品质,如绿化景观和游憩路线的设计对舒适性及愉悦性的要求。评价结果可以作为相应等级优化策略的依据。

(四)情景规划方法的应用流程

    情景规划方法的应用过程是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未来发展的可能情景,预演决策对不同情景的影响,针对预演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最终对方案进行优化的一系列分析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图3):①研究对象提炼。在限定的研究范围内,根据空间区位和功能特点,对行人、空间和活动场景进行判断预测,并将不同特征的行人群体、空间要素和活动场景进行差异化分类。②情景演绎。对环境要素、活动特征和行人群体分别建模,验证模型以确保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对象的步行差异化特征种类来构建不同的步行情景并进行情景模拟。③分析评价。依照评价标准,对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依据核心目标和设计要求,从系统结构、空间容量和环境品质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通过反复调整设计方案决策,最终达到步行空间的规划设计目标。

三  步行空间情景规划方法的应用实践:以重庆市南桥寺片区为例

    南桥寺片区位于重庆市江北区西部,用地总面积约为35.5   hm²,片区周围城市功能较为完善,北接冉家坝商圈;对外交通便利,西侧紧临内环快速公路,周边由轨道交通环线和城市主干道包围;现状用地多为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道路系统有待优化,城市风貌特色不突出(图4)。该项目是南桥寺片区的城市更新设计项目,新一轮规划设计将南桥寺片区定位为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产业园,包括居住小区、生活配套设施和公园绿地等相关功能设施。为了修补现状城市空间,设计方案以步行系统为重点,通过环状步行结构骨架来串联各功能组团,并强化各功能组团之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