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设计】武汉市主城区高压走廊布局与空间优化策略
规划师杂志社   2018-12-27 09:47:55
 
; 从地域空间的角度看,武汉市大致可以划分为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三个部分:①中心城区,包括江岸区、汉江区、硚口区和武昌区,是武汉市1969 年以前的老城区;②近郊区,包括汉阳区、青山区和洪山区,是由老城区扩展形成的新城区;③远郊区,包括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是武汉市后来发展的延伸区域。通过叠合武汉市域高压走廊现状分布图(图1),笔者绘制可以反映高压走廊与城市区域关系的高压走廊空间布局示意图(图 2)。可以看到,建成区 ( 武汉市中心城区和近郊区 ) 常出现110   kV和220   kV高压走廊;结合部( 武汉市三环沿线区域 ) 常出现 110   kV和 220   kV 高压走廊;郊区 ( 武汉市远郊区 ) 则会出现 300kV 和 500kV 高压走廊。这体现了随着电压的增高,电力传输会出现多层次的圈层结构。鉴于武汉市三环线外的高等级电压线路非本文研究重点,在此不展开具体论述。

(二)核心区域空间 — 主城区

    城市环线系统属于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是快速交通系统的一种,在城市用地结构上起到分区、分散城市中心的作用,可以保持城市交通的通达性,因此城市环线系统也被认为是城市内部交通的“保护壳”。武汉市的环线系统可以分为一环线、二环线和三环线,均为城市快速路。鉴于城市环线系统空间体系划分较为清晰,笔者以城市环线作为区域结构的一种分类形式,结合武汉市供电局提供的现状高压走廊布局图,通过实地调研三环线内高压电网的分布现状,叠合行政区划范围,绘制主城区高压走廊现状分布图(图3)。为表述方便,以下将二环线内、一环线外的区域表述为二环线区域,将三环线内、二环线外的区域表述为三环线区域。

三  城市高压走廊布局特征

    笔者以武汉市三环线内的 41 座变电站为坐标,连接其间的 31 段高压走廊线,分析其区域布局特征,以及廊下与周边用地特征。

(一)区域布局特征

    笔者从高压走廊段数和走廊长度分布两个方面统计实地调研所列的 31 段高压走廊在城市环线空间、行政区划空间的布局和走廊路径特征,分析其布局对城市和供电有效性的影响。

1.环线系统分布比重

    通过统计各环线区域高压走廊段数,得出段数分布比重。由统计结果可知,三环线区域的高压走廊段数最多,占比达67.6%,且越靠近三环线的片区,高压走廊分布越密集;二环线区域的高压走廊段数次之,占比为 26.5%;一环线内的高压走廊段数最少,占比仅为5.9%。同时,通过计算各环线区域高压走廊长度分布比例,可知三环线区域的高压走廊分布最广 ( 占比为 82% ),线路最长 (约占三环线内高压走廊总长度的4/5)。

2.行政区划分布比重

    依次统计三环线内9个行政区的高压走廊段数,可以看到,洪山区、江岸区、汉阳区和东湖高新区的高压走廊段数明显多于其他行政区;处于中心城区核心区域的武昌区和江汉区的高压走廊段数较少,布局也较为分散;东湖风景区内主要为沿湖边和三环线设置的长距离高压走廊,段数最少,仅有3段(图4)。


    为研究高压走廊段数与长度的关系,笔者进一步统计了三环线内9个行政区的高压走廊长度(图 5)。可以看出,江岸区的高压走廊总长度居首位,达 62.4 km;高压走廊段数最多的洪山区,高压走廊长度为 47.7   km,居第 2位;青山区的高压走廊段数虽少,仅为5 段,在 9 个行政区中稍多于东湖风景区,但其长度达 25.5   km,大于东湖高新区的高压走廊长度 (22.7 km),跃居第4位;同为中心城区核心区域的武昌区和江汉区,虽然高压走廊段数相同,均为7段,但是武昌区的高压走廊长度大约是江汉区高压走廊长度的2倍;东湖风景区的高压走廊段数虽不到江汉区的 1/2,但高压走廊长度为 14.8   km,大于江汉区的高压走廊长度 (9.8 km),居第8位;其他区的高压走廊段数与长度大体呈正比关系。

3.走廊路径分析

    通过分析三环线内的高压走廊路径发现,中心城区的高压走廊多沿城市道路或自然水体布局,二环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