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师论坛4】三生·三度·三力:超大城市的功能结构与特征
规划师杂志社   2018-12-04 11:05:12
 
深圳的行政区面积只有上海的 1/3 和北京的 1/8,但却承载着近两千万的人口。截至 2015 年底,深圳现状建设用地毛容积率已达 1.1,超过了香港的0.97和东京的0.80。

    当然,人口密度和建筑空间密切相关,建筑密度又与气候区密切相关,气候区又与地理纬度密切相关。高纬度地区城市密度低,低纬度地区城市密度高,也是符合日照通风等健康人居环境要求等基本规律的。因此,当对不同区位的超大城市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时,不可忽视在同样人口数量或经济体量的状况下,会呈现迥然不同的尺度和密度的情况。

    在中国目前已有的七个超大城市(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重庆和深圳 ) 中,深圳或许是尺度最小、密度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在日渐庞大的体量条件下如何继续保持曾经引以为豪的“深圳速度”,是深圳及其他超大城市面临的艰巨挑战。这里所说的速度,不仅是指经济增长速度和建设速度,还指城市的运行速度。从空间使用效率上看,更聚集于交通系统的运行指标。有研究者甚至定量分析和探讨城市每拥堵 1 小时会造成直接或间接 GDP 损失有多大。

三  辐射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城市持续发展的三大动力

    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两大趋势,无论是经济组织之间,还是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有时竞争大于合作,有时合作大于竞争,更多的状况就是竞合联盟。其间的力量对比取决于各自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一个城市要赢得竞技中的优势,不仅要有更高的“体型”和“体态”,还要有更优的“体量”和“体质,更要有更强的体能和体力。无论是何种竞技项目,哪怕是技巧成分占据再大的比例,一个运动员也不能忽视日常的体能训练,这是保证在赛场上能爆发和持久的基本条件。对一个城市而言,既要有对外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又要有保持内部竞争的活力,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城市内在的产业竞争力。所谓“城市”,作为战争防御功能的“城”,逐渐退化或演变为对开发边界的自发坚守,而作为商品交易功能的“市”,却越来越发挥其不可限量的增长潜力和机会。

    超大城市不断涌现,其“大”和“密”带来了更多的就业与创业机会,成为持续吸引农村人口的强大磁极。当然,只有“大”和“密”是不够的,否则那些曾经的资源密集型和重工业产业密集型城市就不会衰落了。但要厘清的是,城市衰落并非城市本身的衰落,产业动力的不足才是根本原因(图2)。

四  病症、病因、病理:“城市病”认识存在的误区

    人多车杂和空气污染通常是超大城市的基本画像,也是媒体经常报道的新闻主题。但如果遵循“田野调查”的方法,稍微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的话,会发现民间流传着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说法。尤其是广东经济发达的镇区,他们的表述是:“人多车多香火旺,有人气才有财气!”这些情况在媒体和学者看来是“城市病”,而在他们看来堵车是城市繁荣的象征。正如简·雅各布斯等人在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所指出的那样:“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表面的干净整洁,但并不意味着内在的健康。”有学者认为可以从第三世界自然发展的城市中学到很多东西,“在那里,由于没有明确的分区排序或者矩形路网,城市发展完全是靠城市自我调节控制,也自然而然地遵循了复杂系统中严密发展的结构规则。当然现有的条件实在不容乐观,卫生、水源和服务设施等都十分匮乏。然而,在脏、乱、差的表面之下却有着可以给全世界做范例的城市连贯性”。

    城市表面的病症是易见的,内在的病因却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以 2003年席卷全国的“非典”为例:病症的发源地是佛山,但深圳却比距离更远的香港发病率要低得多,这是为什么?至今是个难解之谜。将珠三角地域上紧紧毗邻的三个特大城市进行对比:论人口,香港最少,广州最多;论交通,香港最畅,广州最堵;论房价,香港最高,广州最低;论空气污染,广州、深圳、香港难分彼此。深圳在城市尺度和密度上刚好处于香港和广州之间,这是区位决定论的必然?还是特区规划和发展的偶然?城市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与城市密度有直接关联吗?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在 2004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修订的居住用地的容积率比 1997 版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算是对“非典”影响的一种回应。或许医学专家通常认为聚集的人群更容易传播流行病,但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