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管理】武汉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积极引导性 保护规划策略
规划师杂志社   2018-11-22 14:52:09
 
护地表上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决定作用的生态要素和生态实体,如大型的山体、湖泊和湿地等。②基于“水平”属性的生态脆弱性保护。生态脆弱性反映了某类资源在维持区域( 局部 ) 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上的关键性与必要性,当这类要素受到影响或者改变后,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完整性具有关键性影响和破坏,且它一旦遭到人为的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恢复。生态脆弱性保护即保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格局和要素,如重要的廊道等。

(三)保护的内涵

    首先,积极引导性保护是针对生态用地的特点促进生态用地功能化。诸多学者认为,由山体、水体、林地、成片的基本农田和各类保护区等组成的城市生态用地不仅是确保区域生态安全的支撑,同时还具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承载、旅游休闲和文化景观等多种价值,体现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绝大部分为乡村地区,在被列为生态保护区域以后,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发展的禁地。积极引导性保护则是采用积极、动态的保护思路,在保护时,既将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作为维护人类基本生存环境、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一种生态资产,又将其作为支撑社会经济增长的一部分,促进生态用地功能化。例如,香港的郊野公园作为城市永久的禁止建设区域,在保护的同时,根据公园自身特征赋予其相应的功能,如作为居民漫步、健身、远足、烧烤、家庭旅行及露营等的场所,每年接待游客达到1200万人次。

    其次,积极引导性保护的方式要兼顾三个方面:①在保护性利用功能选择上既要适合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又要与城市的功能互补。②制定相应的保护性利用管控措施,并对接法定的规划管控方式 ( 如控规图则等 ),作为管理实施的法定依据。③坚持公平公正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是农村反哺城市,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对该地区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限定条件,因此在保护性利用时,应通过建立适当的机制 ( 如生态补偿机制、开发权转移制度等 )反哺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

    最后,积极引导性保护的目的是通过保护与利用的均衡,促进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保护性利用一方面根据其生态资产特质,发展其能够提供的功能和效益;另一方面,为了使其功能和效益最大化,地区利益主体必将对其生态进行等值的修复和建设,最终促进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进入在发展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保护与利用的有机协调。

三 积极引导性保护的规划策略

(一)规划框架构建

    基于以上探讨,笔者建立了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规划的理论框架(图1)。该框架的纵轴为生态资源保护的主线,横轴为生态资源利用的主线,二者的交点是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与利用的均衡点。均衡点的确立是以景观生态规划为桥梁,找到保护与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均衡点。具体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 现状生态及经济评估。一是生态资源保护评估,即根据前文生态资源保护的研究,在生态资源现状评价的基础上,从生态重要性及生态脆弱性两个的理论框架图角度,进行生态资源保护评估。二是生态资源利用潜力评估,即基于城乡规划理论,在解析生态资源现状发展条件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分析,对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土地利用潜力进行研究。

(2) 保护与利用均衡点的确立。依据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在现状生态资源保护及生态资源利用潜力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利用综合评估;随后以评估结果为依据,进行保护与利用分区,确定土地利用单元的保护利用程度。

(3) 保护性利用规划对策制定。以保护与利用分区为依据,从空间管控、空间统筹及产业准入等方面,制定保护性利用规划的对策,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性利用。空间管控的内容主要是制定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各类生态分区的项目准入要求,各已建、在建和已批未建项目的管控措施,以及基于控规图则的规划管控对策;空间统筹的内容主要是基本生态控制区各类功能用地要素的空间统筹,包括农民社区的空间组织模式、迁并或保留策略等;产业准入的内容主要是制定基于生态保护产业准入标准及适宜的产业发展类型。

(二)保护性利用框架的特征

保护性利用框架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

(1)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的理论框架是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资源利用两条主线相耦合形成的交叉框架(图2);与以往城市生态用地保护的理念不同,该框架表达的不是一味地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