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有机生长的聚集区。
(二)田园综合体的现实意义
1.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全面延伸
休闲农业强调的是充分挖掘农业在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等方面的潜力,利用城乡生活状态的差异性,满足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重点是对乡村服务业的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则不仅仅局限在“农+游”产业的结合,更加强调对三次产业的综合开发,在传统休闲农业强调三产服务的基础上,突出以现代农业为代表的一产开发及与现代农业相关的二产同步发展。与休闲农业相比,田园综合体将重心由单纯的“三产”延伸至“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不再是各产业单纯的集合,而是强调产业间的相互作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更加规模化,不再是点状串联式开发,而是整体成片的开发。
2.对乡村建设模式的创新探索
传统的乡村建设注重乡村产业发展,力求通过农业相关产业的开发,提升农村的建设水平与农民的生活质量。田园综合体建设在注重乡村产业发展和空间环境改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乡村的本体 — “人”的需求。无论是对乡村整体生态环境的维护、乡村配套服务设施的提升还是对乡村三次产业的布局与发展,都是响应了田园综合体使用者的多方需求,回归“人本”。
3.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回应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是为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关键在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既从产业角度全面推进了农村领域三次产业的结合,又能够以财政支持的手段推进农村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是解决目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问题的有效途径。
4.对城乡统筹规划的有力补充
城乡统筹是通过城乡空间、产业和社会等资源的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达到“城”“乡”双赢的目的。田园综合体作为一个综合建设平台,有效地将城市产业、人流与科技等要素引入乡村,将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城市不再仅仅是乡村的服务对象,而是乡村的共建者。通过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农村的发展潜能,真正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田园综合体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关系辨析
自2008年起,围绕乡村、小城镇建设,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以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最为引人注目。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田园综合体建设则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背景下助推乡村建设发展的新动能。
1.三者的差异性
美丽乡村扎根村庄,数量最大,以打造农民幸福美丽家园为宗旨,主要着力于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特色小镇选址灵活,规模相对固定,总面积不超过 3 km²,核心建设面积在1km²左右,强调以特色产业引导乡村区域发展,以产城融合推进乡村城镇化发展;田园综合体目前仍处于国家试点阶段,对于规模、范围尚无统一规范,更多地强调对乡村潜力的深度挖掘,从根本上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表1)。

2.三者的关联性
(1) 立足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是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首先,二者建设对象都是乡村,是对乡村地域空间进行的开发建设,广大的乡村非建设用地同样是规划统筹的地理范围;其次,现阶段的美丽乡村往往侧重于对生态环境、文化资源的开发,对城乡互动与三产融合的关注度不够,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正好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短板,推动其他多种类型的乡村建设;最后,美丽乡村是对乡村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述,期望通过多方面的建设达到预期的发展水平,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建设模式,能够以自身的开发建设来助推乡村从产业、设施、环境等多方面达到美丽乡村的要求。
(2) 着力产业,田园综合体与建设农业特色小镇天然契合。特色小镇是城乡地域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生态环境良好,能够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城乡发展新模式。农业特色小镇则是指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等特色显著的特色小镇,它既包含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