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师论坛1】新型城乡关系下田园综合体价值内涵与运行机制
规划师杂志社   2018-11-14 15:13:43
 
关系”主导,未来 30 年中国将走一条基于“新型城乡关系”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赵民等人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关系依次按照“初始阶段—起步阶段—不平衡发展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演进,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及大都市地区将率先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政策取向决定了城乡关系的阶段性特征,且依次经历了“城乡对立—以乡促城—以城带乡”的历史阶段,目前正向“城乡互动”时期演进,城乡充分互动中的一体化发展被认为是城乡关系演进的最高阶段。

(三)新型城乡关系的具体要义

    我国对新型城乡关系的讨论已有10余年之久,但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定义。苏俏云最早提出知识经济时代下新型城乡关系包含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三大类型。冯奔伟等人认为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是从传统的“二元、非均衡”走向“平等化、一体化和可持续”。赵民等人提出应致力于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减小、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产业关联和互动进一步强化、城乡风貌进一步凸显”的新型城乡关系。

    新型城乡关系首次作为国家战略被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报告提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确立了新型城乡关系的内涵:“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乡村放在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更加充分地立足于乡村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更加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建立更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促进劳动力、土地、科技、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促进产业发展的融合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础设施联通化,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 。”

    综上对国内外研究综述和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分析发现,我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城乡关系建设的重要时期,即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时期。笔者认为,新型城乡关系应主要包括城乡经济一体、城乡社会一体及城乡空间一体3个维度:①城乡经济一体,即促进资本、产业、人口、土地、信息与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自由流动,促使城市与乡村在产出效益上趋于一致;②城乡社会一体,即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公平供给、均衡配置,城乡收入及福利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保障城乡居民拥有共同的生活待遇和发展机遇;③城乡空间一体,即实现城乡空间景观品质化、城乡空间效益最大化,缩小城乡空间价值水平差异,建立城乡空间发展新秩序。

    田园综合体作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兴产物,在试点推广过程中难免出现认知偏差,亟待通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与积极应对。笔者试图基于城乡经济、社会、空间三大逻辑,解析田园综合体的认知误区,探讨田园综合体的价值内涵、运行机制与引导策略,以期为田园综合体规划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价值指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二 新型城乡关系下田园综合体的认知误区

(一)误区一:田园综合体即是“乡村旅游开发”

    将田园综合体建设片面理解为“乡村旅游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都是基于乡村的生态景观、产业基础等资源要素,面向城市居民、促进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但其核心内涵有所差异: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侧重于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功能复合化发展。而乡村旅游开发在我国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是主要依靠乡村的农业产业、生态景观、民俗文化等资源开展休闲旅游、观光度假的发展模式,并没有涉及田园社区的建设内容,也缺乏综合性、跨业态的产业体系构建思维。

(二)误区二:田园综合体即是“资本圈地运动”

    将田园综合体建设错误理解为“资本圈地运动”。2017年以来,国家积极创新财政投入使用方式,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综合考虑运用先建后补、贴息、以奖代补、担保补贴和风险补偿金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田园综合体建设。但在引资下乡过程中,仍然存在流转土地“非粮化” “非农化”,集体资产“变相侵占”“有地先拿下再说”等现象,其后果是下乡资本并没有真正服务农村,农村居民生活未得到保障与改善。因此,引资下乡不能变成“资本圈地运动”,它真正需要解决的是农民脱贫问题,而非富人致富的问题。

(三)误区三:田园综合体即是“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