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总体城市设计等重点内容技术路线的逻辑性进行评判。
4.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审查人员对实施评估报告结论、人口与城镇化结论、建设用地规模结论和城市空间结构结论等重大专题结论进行合理性评判,重点包括论证对结论的支撑性、关注的侧重点、与地方实际的结合度等。
(二)成果审核
1.成果形式的规范性
审查人员根据《重庆市区县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要求,对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书的条目、重点及技术内容进行规范性与完整性的审查。
2.制图成果的规范性
审查人员根据《重庆市区县总体规划编制制图标准》的要求,对成果附图表达的内容、形式与重点进行审查。
3.电子文档的准确性
审查人员根据《重庆市区县总体规划编制与局部修改规划编制成果电子成果标准》的要求,对备案归档阶段的电子附图成果的线性及图层等内容进行审查,要求图文一致,误差超过 5%就应当进行修正。
4.重要会议意见的落实情况
审查人员针对市级部门审查会、市规委会专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审议意见,对成果的修改、落实情况进行核查,保证重要会议意见和要求的落实。
三 明晰职责分工,规定各个审查主体的主要工作职责
重庆市区县总体规划技术审查工作主要由技术支撑单位、外聘专家团队、市规划局和区县规划主管部门共同分担。
(一)技术支撑单位
技术支撑单位受市规划局委托,具体承办区县总体规划技术审查工作。负责成立包括城乡规划、经济地理、道路交通、市政工程等专业人员和外聘专家在内的技术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区县总体规划技术审查工作,出具技术咨询报告和成果审核报告,同时协同市规划局出台指导区县总体规划编制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二)外聘专家团队
外聘专家团队由技术支撑单位组织,主要负责评判各阶段成果的合理性。团队中的外聘专家一般要求具有与项目负责人同等或以上级别,并优先从重庆市区县首席规划师、规委会专家和市外知名专家中进行遴选,注重区县所在区域的相互协作。其中,专题研究阶段的外聘专家以城市规划和人口领域的专家为主,兼顾经济领域和交通领域;规划方案阶段的外聘专家以城市规划和交通领域的专家为主,兼顾市政领域和社会服务事业领域。
(三)市规划局
市规划局负责区县总体规划编制的业务指导,组织技术支撑团队全程开展技术审查工作;负责审核技术支撑单位提交的审查报告,并将其作为召开行政审查会议和重要研究会议的参考依据;负责组织相关行政审查会议。
(四)区县规划主管部门
区县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各阶段成果进行初审,组织第三方机构和区县首席规划师对成果进行咨询,并出具区县初审意见、第三方机构咨询意见和首席规划师意见;负责向市规划局提交区县总体规划各阶段的成果及相关材料;负责组织规划编制单位,根据技术咨询报告和成果审核报告对规划编制成果进行修改完善。
四 规范审查流程,强化技术审查过程中的节点控制
根据流程再造的管理思想,区县总体规划技术审查的工作流程可以划分为“材料初审—内容分审和专家咨询—技术总审—总工复核—出具技术审查报告”五大环节 ( 图 2)。

在材料初审环节,主要由技术支撑单位协同市规划局对区县提交的材料进行完整性审查,材料主要为各阶段规划的纸质成果和电子成果(含汇报文件),包括区县初审意见、区县首席规划师咨询意见、规划编制单位内审材料以及对各类重要会议意见的修改情况说明。
在内容分审和专家咨询环节,主要由技术支撑单位负责组织开展,该环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分别由各专业技术人员对不同方面的内容进行审o